首页 理论教育 带推杆底部冷料穴的设计优化

带推杆底部冷料穴的设计优化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60a冷料穴的底部安装一根Z形拉料杆,拉料杆固定在动模一侧的推板上,拉料杆头部的侧凹能将主流道凝料钩住。在其后的脱模过程中,再将凝料从动模中推出。图6-60底部带有推杆的冷料穴另一种形式是在冷料穴的内壁上,设置阻碍凝料被拔出的结构,如图6-60b所示的倒锥形式和图6-60c所示的圆环槽形式的冷料穴。图6-61不宜采用Z形拉料杆的模具结构还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将冷料穴内壁加工得粗糙些,利用粗糙面完成钩料功能。

带推杆底部冷料穴的设计优化

这类冷料穴的底部有一根推杆,结构如图6-60所示。图6-60a冷料穴的底部安装一根Z形拉料杆,拉料杆固定在动模一侧的推板上,拉料杆头部的侧凹能将主流道凝料钩住。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将从定模中拉出。在其后的脱模过程中,再将凝料从动模中推出。开模后,将制品作稍许侧向移动,即可将制品连同凝料一起从拉料杆上取下,在采用Z形拉料杆时应特别注意手工定向取出凝料的可操作性。这种钩料顶出形式较为常用,但在凝料脱出时,需要一个侧向移动,不易实现凝料脱模自动化。有时受模具结构的限制,在凝料脱模时,不允许塑件侧向移动,如图6-61所示的结构,不宜采用这种钩料顶出形式。

978-7-111-30553-8-Chapter06-66.jpg

图6-60 底部带有推杆的冷料穴

另一种形式是在冷料穴的内壁上,设置阻碍凝料被拔出的结构,如图6-60b所示的倒锥形式和图6-60c所示的圆环槽形式的冷料穴。在开模时靠冷料穴的倒锥或侧凹起拉料作用,使主流道凝料脱出浇口套并滞留在动模一侧,然后通过脱模机构强制推出凝料。这两种形式宜用于韧性较好的塑料制品。由于在取出凝料时无需作侧向移动,故采用倒锥和圆环槽形冷料穴易实现自动化操作。(www.xing528.com)

978-7-111-30553-8-Chapter06-67.jpg

图6-61 不宜采用Z形拉料杆的模具结构

还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将冷料穴内壁加工得粗糙些,利用粗糙面完成钩料功能。或者将冷料穴的一端攻一段很浅的螺纹,使用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