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水资源量锐减,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山西水资源量锐减,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山西第二次水资源评价,1956~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95亿m3,折合雨深为508.8mm。由于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条件的不断改变,山西大部分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呈逐渐减少的态势。据第二次水资源平价1956~2000年山西省河川径流水资源量为86.8亿m3,比山西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956~1979年系列成果减少了27.6亿m3,减幅为24.1%。山西水资源量的锐减,使得山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水资源安全更趋于紧张。

山西水资源量锐减,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据山西第二次水资源评价,1956~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95亿m3,折合雨深为508.8mm。较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956~1979年系列平均值减少了22.4mm,减幅为4.2%;1980~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总量为755亿m3,折合雨深为483.2mm。较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956~1979 年系列平均值减少了48.0mm,减幅为9.04%。较1956~2000 年长系列平均值减少了25.6mm,减幅为5.03%。

由于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条件的不断改变,山西大部分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呈逐渐减少的态势。据资料分析,在同量级降水情况下,20世纪80、90年代的产流量明显小于50~60年代的产流量。即在人类活动影响逐渐加大的情况下,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发生了变化。据第二次水资源平价1956~2000年山西省河川径流水资源量为86.8亿m3,比山西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956~1979年系列成果减少了27.6亿m3,减幅为24.1%。根据2000年全省人口及耕地面积计算,人均拥有河川径流水资源量为267m3,亩均为126 m3,分别比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减少了193m3和68m3。1980~2000年河川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72.89亿m3,较1956~2000 年系列平均值减少了13.91 亿m3,减幅为16.0%;较1956~1979年系列平均值减少了41.51亿m3,减幅为36.35%。具体见表12-12。

表12-12 河川年径流量评价成果与一次评价成果分析比较表

(www.xing528.com)

对于地下水资源,第二次水资源评价1956~2000年系列与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相比较地下水平均补给资源量减少6.95 亿m3/a,减幅为7.45%;1980~2000年系列与第一次评价比较地下水平均补给资源量减少了11.56亿m3/a,减幅为12.4%。

水资源总量与我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比较,1956~2000年系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减少了18.2亿m3,减幅为12.9%;1980~2000年系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减少了32.7亿m3,减幅为23.0%。

山西水资源量的锐减,使得山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水资源安全更趋于紧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