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坯生产中缩凹问题的预防措施

铸坯生产中缩凹问题的预防措施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锭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卧式,又称油槽,四周和底部一起形成铸槽,在其内部可以根据铸坯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放置合适的隔挡。严重的缩凹会使铸坯在轧压时可能沿中心线分裂开来,特别是当缩凹表面产生了氧化时,更容易出现此问题。

铸坯生产中缩凹问题的预防措施

在第二章已介绍了熔炼工艺类别和操作方法,对于冲压用型材而言,需要在熔炼后将金属液浇注成坯料,再将坯料轧压成所需规格的型材。铸锭的制备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利用钢锭模手工浇注铸坯,另一类是利用连铸机铸造连铸坯。

1.模铸坯

根据型材的规格,选择合适的钢锭模。钢锭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卧式,又称油槽,四周和底部一起形成铸槽,在其内部可以根据铸坯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放置合适的隔挡。浇注前,在油槽内倒入一定量的花生油,浇注时手工夹持坩埚,对准油槽进行浇注,浇注过程中要连续平稳,不可断流,同时手持坩埚平稳匀速移动,避免集中在一个位置浇注,如图3-21所示。另一种是直立式,又称油夹,它是通过两片“L”形钢板组合而构成浇注槽的,采用垂直顶注方式,铸坯的宽度和厚度可以通过垫片及两钢板的相对位置来调节。

图3-21 用油槽浇注K金铸坯

图3-22 垂直向下连铸工艺

2.连铸坯

连铸是将熔融的金属,不断浇入结晶器中,凝固后的型材连续不断地从结晶器的另一端拉出,它可获得任意长或特定长度的铸造型材。在珠宝行业中主要应用的是垂直向下的连铸工艺,如图3-22所示。(www.xing528.com)

结晶器的内部结构决定了连铸坯的截面形状,可以铸造方形、长方形、圆形、平板形、管形或各种异形截面。由于金属液被迅速冷却,合金结晶致密,组织均匀,机械性能较好。而且采用连铸工艺有效简化了工序,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铸坯质量控制

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均对冲压产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在生产铸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工艺规程,并对铸坯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存在较严重缺陷的铸坯,要考虑将其报废重铸。常见的铸坯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污染。金属受到污染后可能引起加工时出现脆性或裂纹,如在回用料、焊料中带入微量的铅、铋等杂质元素就会使合金材料受到污染,要重视回用料及熔铸环境的管理。

(2)铸坯缩凹。铸坯顶部出现的缩凹是凝固收缩的结果。严重的缩凹会使铸坯在轧压时可能沿中心线分裂开来,特别是当缩凹表面产生了氧化时,更容易出现此问题。

(3)表面质量差。表现为铸坯表面不光滑,存在凹坑、麻点、夹渣等缺陷,或者有明显的冷隔纹或金属豆,如图3-23所示。这样的铸坯进行轧压时,型材的表面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图3-23 铸坯表面质量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