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下体体型与下装纸样图形的关系

女性下体体型与下装纸样图形的关系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实验后量取的纸样数据与人体体型变量数据联系起来,利用SPSS软件,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3-10。建立的体型变量与裤装纸样的回归方程见表3-12。表3-12体型变量与裤装纸样函数关系式后上裆弧线长与臀围的回归方程。

女性下体体型与下装纸样图形的关系

(一)女性体型样本获取

人体的体型变化复杂,下装纸样结构设计方法也多种多样,要达到下装合体性要求,本次实验从测量人体中选取5名女性,其臀围腰围尺寸存在差异,腰高接近一致,并针对本次研究需要,选择一名接近标准号型——M号(165-66-91)的女性体型数据为基础(即样本5),其余4个样本的腰围和臀围数据与标准号型存在差异,腰围最大值超过标准尺寸8cm,臀围最大值超过标准尺寸7cm,选取样本数据见表3-7。

表3-7 女性体型样本参数值 单位:cm

(二)体型变量与裤装纸样图形间的关系

1.纸样图形变化的规律

本次试验以标准体型合体女裤为基础,排除服装材料、控制部位放松量等因素对纸样设计的影响,利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在人体上制作下装纸样,其中选择一名接近标准号型——M号(165-66-91)的女性,从其身上获取的裤装纸样作为基础纸样,把从其他人体所获取的纸样叠加在一起,比较其纸样间的变化(图3-2),找出其间的数字化关系。

(1)前片纸样变化趋势。通过观察纸样叠加图,分析前片纸样的变化趋势,当不考虑人体臀围对前下裆弧线的影响时,总结出当人体的腹凸逐渐增加时,纸样的前裆倾角逐渐减小,而前上裆的抬高量逐渐增加。它以抬高的量来满足人体腹凸所需。

(2)后片纸样变化趋势。当人体臀部凸起量逐渐增加时,上裆倾斜角逐渐变大,下裆弧线以臀围线分界,上半部分呈增加趋势,下半部分弧线逐渐变平缓,呈递减趋势,但总体后上裆弧线长度是随着臀围增加而增长。后上裆起翘量的增加是为了满足臀部凸量所需,后片横裆宽度逐渐变宽,后裆点有降低的趋势。

图3-2 裤装纸样叠加图

2.工艺点偏移量相关结果考察

通过把纸样叠加在一起找其各个工艺点的偏移量,以样本五为基础样本,以其各个工艺点为坐标原点,找出其他样本各个工艺点的变化规律(表3-8)。

表3-8 裤装样板工艺点的变化

续表

3.体型变量对裤装纸样的影响

(1)获取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样本之间工艺点的变化,前、后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前、后裆弧线长上,如图3-2所示。而影响前、后裆弧线长的主要因素是人体腹部、臀部。通过立体裁剪的方法在人体上获取纸样,量取其前、后裆弧线长,后裆起翘量,上裆宽,前、后裆宽弧线,前、后裆倾斜角度(表3-9)。

表3-9 实验数据

(www.xing528.com)

(2)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将实验后量取的纸样数据与人体体型变量数据联系起来,利用SPSS软件,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3-10。

表3-10 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表3-10显示出方差分析结果。离差平方和是解释变量(Y)波动程度或不确定性的程度,其等于回归平方和加残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是不确定性程度中能被解释的变量(X)部分;残差平方和是不确定性程度中不能被解释的变量(X)部分。表中数据显示离差平方和值很小,说明变量(Y)波动程度不大。F值为检验统计量的数值,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线性回归有意义,线性方程有效。

表3-10显示出相关性分析。R值最小值为0.886,其余均大于0.9,接近1,说明两个变量相关性很大,呈线性相关。表中的R2最小值接近0.8,其余各值接近1,反映两个变量的共变量比率高,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好,有必要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找出两者的结构关系。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11,表中数据显示:非标准化系数B包含常量和自变量系数;标准误差均小于0.05,标准化系数接近1,回归系数T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认为方程显著。

表3-11 回归分析

4.回归方程的建立

回归分析表中数据显示,非标准化系数B包含常量和自变量系数。建立的体型变量与裤装纸样的回归方程见表3-12。

表3-12 体型变量与裤装纸样函数关系式

(1)后上裆弧线长与臀围的回归方程。分析函数关系式,当人体臀围增大时,纸样的后上裆弧线长度也增长,后上裆弧线长与人体臀围值之间呈正线性相关,见表3-12中项目1。根据已有公式后裆弧线长=0.36H+2.5cm验证函数关系式,当臀围值取95时,用公式计算后裆弧线长=36.7cm。用回归方程计算后裆弧线长=36.689cm,两个结果近似一致。

(2)前上裆弧线长与臀围的回归方程。依据函数关系式,前上裆弧线长与人体臀围值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当人体臀围增加时,纸样的前上裆弧线长度也增长(表3-12项目2)。根据已有公式前裆弧线长=0.26H+2cm检验函数关系式,当臀围值取88时,用公式计算前裆弧线长=24.88cm。用回归方程计算前裆弧线长=24.81cm,两个结果相近。

(3)腹臀厚与上裆宽的回归方程。分析函数关系式,当人体腹臀厚度增加时,纸样的上裆宽度也增加,上裆宽与人体的腹臀厚之间呈正线性相关,见表3-12项目3。根据已有公式上裆宽=0.16H验证函数关系式,当臀围值取92时,计算上裆宽=14.72cm,人体腹臀厚约占人体臀围的1/5,腹臀厚即为18.4cm,用回归方程计算上裆宽=14.58cm,两个结果相近。

(4)臀围与后裆宽的回归方程。依据函数关系式,后裆宽与人体臀围值之间成正线性相关,当人体臀围增加时,纸样的后裆宽度也增加,见表3-12项目4。根据已有公式后裆宽=5/48H-7/12检验函数关系式,任意取臀围值为95时,计算后裆宽=9.38cm,用回归方程计算后裆宽=9.45cm,两个结果近似一致。

(5)臀围与前裆宽的回归方程。分析函数关系式,当人体臀围增加时,纸样的前裆宽度也增加,前裆宽与人体臀围值之间呈正线性相关,见表3-12项目5。根据已有公式前裆宽=1/16H-3/4验证函数关系式,当取臀围值为93cm时,计算前裆宽=5.06cm,用回归方程计算前裆宽=4.93cm,两个结果相近。

(6)腹凸量与前裆抬起量的回归方程。依据函数关系式,当不考虑臀围对前上裆弧线的影响时,在标准纸样的腰围线和臀围线之间作一条平行线近似为腹围线,与其他纸样对比,标准纸样在腹围线上展开一个夹角β,夹角抬高的量为前裆弧线的抬起量,其前裆弧线的抬起量即为满足人体腹凸所需要的量。经过回归分析,二者呈正线性相关,见表3-12项目6。

(7)臀凸量与后裆起翘量的回归方程。以标准纸样臀围线为基准线,其他纸样与标准样板对比,在基准线上展开一个夹角α,夹角增加的量为后裆起翘的量,其后裆的起翘量即为满足人体臀凸所需要的量。经过回归分析,二者呈正线性相关,见表3-12项目7。

(8)臀凸量与后裆倾斜度的回归方程。测量的数据显示(表3-12项目8),臀凸量最小值为1.5cm,γ最小倾斜度为2.4°。随着人体臀凸量的不断增加,纸样的后裆倾斜度也不断增加,二者呈正线性相关。

(9)腹凸量与前裆倾斜度的回归方程。测量的数据显示(表3-12项目9),腹凸量最小值为0.5cm,δ最大倾斜度为4.4°。随着人体腹凸量的不断增加,纸样的前裆倾斜度不断减小,二者呈负线性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