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解析

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解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也有了很多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曾于1987年对工业机器人给出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够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级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解析

通常意义上,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而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应用范围涵盖各领域,例如制造业、建筑业,或是特殊危险工种。

实际上,机器人这个词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斯坦福大学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指与人、其他动物或其他机械一起工作的一种机械,分为自动和半自动两种类型。”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机器人主要是在“工业”领域替代“工人”。所以也有了很多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日本工业标准(JIS)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是:“通过自动控制,具备操作功能或者移动功能,通过各种软件程序能够实现各种作业,可用于工业领域的机械。”

美国机器人工协会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等物资的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手,或通过不同程序的调用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特种装置。”(www.xing528.com)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曾于1987年对工业机器人给出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够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ISO8373对工业机器人给出了更加具体的解释:“机器人可实现自动控制、可再编程、多用途和多功能,机器人操作机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可编程轴,在工业自动化应用中,机器人的底座既可固定也可移动。”

可见,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的定义有很多。事实上,“定义”本身就是以某种用途为前提的,所以存在不同的定义也不足为怪。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级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其实,工业机器人由机械本体、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它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的产物,是一种可以搬运物料、零件、工具或完成多种操作功能的专用机械装置;它由计算机控制,是无人参与的自主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是可编程、具有柔性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人机交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