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斜侧面角度创造画面深度感与动感

利用斜侧面角度创造画面深度感与动感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斜侧面角度可以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有利用形成对角线构图,可以使一些延伸线条在画面中保留得最长,空间似乎被扩充了。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也可以用斜侧面角度拍摄“过肩镜头”,使被采访者和采访者互为前景、背景,既能交代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可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深度感。斜侧面角度还有利于表现动势、动感。

利用斜侧面角度创造画面深度感与动感

斜侧面角度往往是指介于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既能表现物体正面的形象特征,又能表现物体侧面的特征,而且物体形象可有丰富多样的变化。

斜侧面角度可以弥补正面、侧面结构形式的不足,消除画面的呆板,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多变。从斜侧面角度拍摄的人像,即能够表现人物的主要面部特征,又能够表现人物面部的立体起伏和轮廓特点。在传统人像绘画、人像摄影中,斜侧面角度都是一个常用的角度,人们往往将“四分之三侧面人像”作为最经典的人像。

图5-2-3 电影《速度与激情8》截图

从斜侧面角度拍摄人像,人物斜侧程度的大小,可以矫正人物面部的缺陷。如果人物较胖,那么往往会使人物斜侧的程度大一些,照明光源侧一些,造成人物表面阴影部分多一些,这样人物会显得瘦一些;如果人物较瘦,拍摄时往往会使其倾斜的程度小一些,面向较正,照明光源正一些,造成人物表面明亮部分多一些,这样人物会显得比较丰满。斜侧面角度拍摄人像,还会给画面带来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斜侧面角度有利于使相互联系的事物分出主次关系,有利于突出物体的某一局部,可以形成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对比,使画面中各部分失去同等意义。一般来说,离镜头较近的部分会得以突出强化,原理镜头的部分会显得弱化。在拍摄实践中。我们常常利用斜侧面角度的这个特点,结合光线照明处理,将影响主题表现的部分、被摄物体有缺陷的部分处理在远离镜头的一侧,这种方法被称为“藏拙”。(www.xing528.com)

斜侧面角度还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的立体感。斜侧面角度至少可以展现物体的两个面及其接点和连线,可以化平行线条为斜线条,可以形成物体影像的近大远小、线条汇聚等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空间深度的特征。如果结合上仰俯角度拍摄,这一点会更加明显。斜侧面角度可以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有利用形成对角线构图,可以使一些延伸线条在画面中保留得最长,空间似乎被扩充了。对角线构图又会使画面显得均衡和谐

电视摄影中,斜侧面角度还常常被用来有重点的交代相互联系的事物,用来表现画面纵深空间相互联系的事物。在电视访谈中,斜侧面角度常常被用来作为主角度,拍摄被采访者和采访者都是采用斜侧面,但是要注意两者在画面中的位置,视线要相反相对,这样可以保证被采访者和采访者的正常交流。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也可以用斜侧面角度拍摄“过肩镜头”,使被采访者和采访者互为前景、背景,既能交代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可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深度感。过肩镜头的拍摄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前景中的人物一般不需要保留得十分完整,为了保证主体人物的突出程度,前景中的人物一般只保留三分之一左右。

(2)拍摄过肩镜头所用的镜头焦距一般不可过短,应采用标准镜头或长焦距镜头拍摄,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前景人物和主体人物较大的变形和大小差异,造成视觉上的不适。

(3)过肩镜头的拍摄一般应注意从个子较矮或位置较低的人背后拍摄,应回避从个子较高或位置较高的人物背后拍摄。因为如果从个子或位置较高的人物背后拍摄,就会造成前景显得过分高大而主体人物成像过小,不利于主体突出,有碍于人们对主体的关注。

斜侧面角度还有利于表现动势、动感。如果说单纯的正面、侧面静态有余而动感不足的话,那么斜侧面往往显得动感较强。从斜侧面拍摄,景物总是处在侧面和正面之间的不稳定状态,总有一种向正面或向侧面运动的内在张力,给人以较强的动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