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绘画透视:科学原理与方法,让画面更具实景感

绘画透视:科学原理与方法,让画面更具实景感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视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与实景感觉相同,这就是绘画透视。以立方体为例,将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正面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图1-3-10一点透视图1-3-11两点透视

绘画透视:科学原理与方法,让画面更具实景感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就是透视现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视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与实景感觉相同,这就是绘画透视(图1-3-8)。

图1-3-8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达·芬奇

素描中,透视的运用是在画面上确定物体的深度,即物体及其各部分的形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创造空间效果的基本因素。所以说,透视是写实造型的重要依据,掌握透视基本原则是准确观察、真实描绘物像空间关系的基础。

了解透视,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图1-3-9):

视点:即画者眼睛的位置。

心点:是视域的中心,也就是画者眼睛正对视平线上的点。

视平线:将心点延长的水平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

消失点:物体由近及远产生透视变化,集中消失于一点。

透视的特点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近疏远密、近粗远细、近宽远窄等等。透视包括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www.xing528.com)

图1-3-9 透视图

1.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即平行透视。以立方体为例,将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正面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透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在同样的视角下,立方体摆放位置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我们能看到的部分也是局限于视角。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近大远小的原则,并且虚线都消失于消失点,使得我们的画面有了纵深感(图1-3-10)。

2.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当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图1-3-11)。

图1-3-10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图1-3-11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