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深、虚化度与透视感的关系

景深、虚化度与透视感的关系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4《延禧攻略》剧照:景深与虚化度(二)透视感可以强化景深透视感是我们人眼看物体的一种方式,近大远小,从而能感受到物体之间的距离。透视效果大的照片,看上去增加了景深的距离,实际上是减弱了照片虚化的程度;反之,则增强了照片虚化的程度。上述内容可以归结为:景深大,照片的虚化度小,景深小,照片的虚化度大;透视强,照片的虚化度小,透视弱,照片的虚化度大。

景深、虚化度与透视感的关系

(一)虚化度间接反映景深

景深反映的是清晰范围,反过来说,不清晰就是虚化的,那么虚化度是不是就是景深呢?实际上,照片的虚化度是一种对景深的间接反映,但并不是景深本身。我们对一张照片景深大小品评的实际对象很可能是照片的虚化程度,虚化度给我们的感觉是,画面上有清晰和模糊的对比,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正是景深:大景深的照片,虚化度通常较小;浅景深的照片,虚化度通常较大。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就直接把虚化度视为景深,但是这样实际上忽视了透视对景深的影响。景深指的是画面主体前后这段清晰范围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就像图像的纵深感一样,还受透视的影响。虚化度并不反映透视,它往往是平面上的模糊度,这种模糊甚至可以通过后期效果制作来实现,而与前期的照相技术无关。影视剧中一般都是利用小景深凸显单个主体,用大景深表现多人场景,从图4-4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剧照中可以看出,虚化度确实从视觉上反映了景深的不同效果,左图只有前景人物是清晰的,背景的门廊都是虚化的,看起来景深小;右图中层次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虚化景物,清晰范围极大。

图4-4 《延禧攻略》剧照:景深与虚化度

(二)透视感可以强化景深

透视感是我们人眼看物体的一种方式,近大远小,从而能感受到物体之间的距离。但是透视反映出来的那种距离感又往往是一种假象,这种“近大远小”在摄影艺术中的反映与我们眼睛的视觉效果却不尽相同,摄影的透视效果实际是对以我们人眼为基准的“近大远小”进行的夸张,我们感受到的照片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可能是被夸大或缩小的,而这种夸大或缩小距离的效果就是摄影的透视效果,比如图4-5中用短焦近距离拍摄盘中的饺子,会呈现夸张变形,明显的“近大远小”,当然,画面的清晰范围也被拉大,景深也变大,但是图4-4中右图的画面景深也大,却没有透视感。(www.xing528.com)

图4-5 透视感:物体近大远小

那么,什么影响画面的透视呢?透视有两个特征:“被摄体越远,显得越小”;“镜头离被摄体越远,被摄体外观上的大小变化越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画面透视效果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焦点主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当主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很近时,镜头就会夸大物体之间的近大远小的程度,所拍摄照片的透视效果就强,当人眼看到这样的照片时,感受到的物体之间的距离比人眼看到的实际距离要远;随着主体远离镜头,这种夸大的程度就会逐渐减小,到达一定的距离后,镜头会开始对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所拍摄照片的透视效果就弱,当人眼看到这种照片时,感受距离比实际距离要近。

总结起来,当拍摄一个固定位置的主体,随着镜头的远离,照片给人眼的感受是主体与其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地拉近;随着镜头的拉近,人眼的感受是主体与其周围物体之间不断拉开距离。因此,即便是相同景深的两张照片,如果拍摄时镜头与焦点主体之间的距离不一样,那么它们的透视效果也不一样,给人眼造成的景深距离感受也就不一样。透视效果强的照片,看上去景深的距离大;而透视效果弱的照片,看上去景深的距离小。透视效果大的照片,看上去增加了景深的距离,实际上是减弱了照片虚化的程度;反之,则增强了照片虚化的程度。

上述内容可以归结为:景深大,照片的虚化度小,景深小,照片的虚化度大;透视强,照片的虚化度小,透视弱,照片的虚化度大。可以说这些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照片的虚化度,而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具体的参数来改变景深和透视,从而达到控制照片虚化度的目的,因此研究拍摄参数与照片虚化度的直接关系至关重要。而影响虚化度的参数也就是影响景深与透视的参数,影响景深的参数有光圈、焦距和焦点主体与镜头的距离,影响透视的参数只有一个,就是焦点主体与镜头的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