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拍摄斜侧角度?

如何拍摄斜侧角度?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斜侧角度斜侧角度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前斜侧方向拍摄,另外一种就是后斜侧方向拍摄。更常见的是拍摄记者采访,我们从记者的后斜侧方向进行拍摄,拍摄的主要对象实际上是被采访对象。

如何拍摄斜侧角度?

拍摄方向是指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被摄对象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存在于以被摄对象为中心的圆周上的任何一个点,不同的拍摄方向可以拍摄出被摄对象的不同画面形象,画面的形象特征和表现意图也都会发生变化,一般根据拍摄方向的变化,把拍摄角度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这些基本角度。

(一)正面角度

正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的角度,正面角度能够体现被摄对象的主要外部特征,把被摄对象的正面的全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正面角度拍摄的画面可以充分展示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产生对称均匀、平稳庄重的效果。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大型会议的现场,就会从会场正中央拍摄主席台的正面画面,这样在画面上形成庄严的气氛;还有一些建筑物,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平静和谐视觉效果,突出建筑物的宏伟气势;正面角度拍摄人物的时候,有利于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还有正面的动作和体态,如果加上平视角和近景景别的配合,就可以产生画面人物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使人物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参与感和亲切感,一般各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时,都是这样处理的。

(二)侧面角度

侧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侧面方向,摄像机光轴与被摄体正侧面呈90度的拍摄角度,这个角度主要来表现被摄对象侧面特征,勾画被摄对象侧面轮廓形状。侧面角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比如说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造型,就是利用侧面角度来制作的,每一个皮影人物其实都是这个人物的正侧面,侧面角度能够比较好地展现人物的视线方向,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动势。比如在乒乓球比赛中,在乒乓球台两端的两个运动员,分别都是侧面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他们双方互相注视着对方,而且,人物的动势非常明显,具有运动的美感和气势。侧面角度还可以用来表现被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交代清楚相互交流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常常在人物对话中使用。(www.xing528.com)

(三)背面角度

背面角度拍摄就是摄像机镜头位于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背面角度拍摄画面的时候,观众的视角和被摄对象的视角是一致的,这样会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主观镜头,如果使用背面跟拍,随着被摄人物在画框中前进,一个个新的场景随之出现,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现场感、空间感和参与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纪实摄像经常使用的镜头。同时,由于我们见不到人物的面部表情,也常常能够产生一种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要观看下去的兴趣,通常可以达到某种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四)斜侧角度

斜侧角度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前斜侧方向拍摄,另外一种就是后斜侧方向拍摄。标准的前斜侧角度应该为镜头轴线与人脸平面或者物体正面成45度角,前斜侧方向拍摄能够使被摄主体的横线在画面上变为与边框相交的斜线,产生线条汇聚,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从而加强空间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水平的线条变成了斜向的线条,画面形象近大远小,近浓远淡,有较深的纵深感,相比水平方向,前斜侧方向的画面形象显得更加具有动感。后斜侧方向与前斜侧方向拍摄正好相反。这种拍摄角度,其实重点并不在人物,或者在前景画面中,而常常是在后景画面中,比如说我们常常拍摄学生写字的特写镜头,从学生的后斜侧方向进行拍摄,来表现他的这一动作是比较清楚的。更常见的是拍摄记者采访,我们从记者的后斜侧方向进行拍摄,拍摄的主要对象实际上是被采访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