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角度解读供给侧改革

经济学角度解读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我国经济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更多地源于中国经济学群体独立研究之成果,更多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上的不断创新。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转变。

经济学角度解读供给侧改革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互为表里,同生并存。理论上讲,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既重视供给侧,也要重视需求侧。但就某一个特定的阶段而言,由于要素禀赋不一、外部环境条件不一、施政目标不一,宏观经济管理上往往需要选择着重在供给侧发力还是在需求侧发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总体而言是以需求侧管理为主的,即重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谈到供给侧改革,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经济学以及美国的“里根经济学”和英国的“撒切尔主义”。一般认为,西方供给经济学的鼻祖是法国的让·巴蒂斯特·萨伊,他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803年,萨伊出版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其论述如下:“某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同时授予其价值。但除非有人掌握购买该价值的手段,否则便不会有人出价来购买该价值。所指手段由何组成?回答是由其他价值所组成,即:由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创造出的其他产品所组成。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乍一看来似乎非常离奇的结论,那就是生产为产品创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产品一经产出,从那一刻起就为价值与其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一般来说,生产者在完成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后,总是急于把产品售出,因为他害怕产品滞留手中会丧失价值;此外,他同样急于把售出产品所得的货币花光,因为货币的价值也极易流失。然而,想出手货币,唯一可用的方法就是用它买东西。所以,一种产品的生产,会为其他产品开辟销路。”后人将之总结为“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萨伊定律占据着欧美经济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www.xing528.com)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我国经济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更多地源于中国经济学群体独立研究之成果,更多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上的不断创新。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