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O涂层提高RO膜抗生物污染性能

GO涂层提高RO膜抗生物污染性能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表明GO涂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初始附着,这对于防止细菌的生长和扩散至关重要,可有效抑制生物污染层的形成,提高RO膜抗生物污染性能。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染液过滤结果表明,污染测试12h后,原始PVDF膜的水通量显著降低了88.4%,GO层片表面改性后污染程度减缓,水通量降低65.7%,而GOQDs-PVDF膜的水通量仅降低了24.3%,显著提高了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

GO涂层提高RO膜抗生物污染性能

生物污染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在TFC膜表面聚集,形成一层生物膜造成的,可通过提高膜表面抗菌性和降低细菌附着力得到改善。研究表明,GO纳米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与细菌(比如大肠杆菌)直接接触会导致细胞形态破坏从而使细胞失活。GO的抗菌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片层锋利的边缘直接刺破细菌的细胞膜;(2)破坏性地提取细胞膜中的脂类;(3)通过形成活性氧和电荷转移产生氧化应力。因此,GO涂层可通过杀菌作用提高高分子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

Perreault等研究发现(图3-13),在TFC膜表面沉积GO涂层,与大肠杆菌接触1h后,GO涂层可诱导65%的细胞失活。SEM照片显示细菌细胞收缩,完整性受损。

图3-13 GO表面改性的TFC膜的杀菌作用

(a)大肠杆菌细胞在室温下与膜接触1h后的菌落数;(b)(d)GO-TFC膜表面受损的大肠杆菌的SEM照片;(c)Ctrl-TFC膜表面正常的大肠杆菌SEM照片

在PES UF膜上沉积GO涂层后,也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首先将双亲性的水凝胶在UV辅助下枝接在PES膜表面(p-PES),然后通过真空抽滤法将GO层片沉积在膜表面。抗菌实验表明,PES膜和p-PES膜都对大肠杆菌没有毒性,而GO-p-PES膜表面的大肠杆菌菌落数降低了80%,这说明GO涂层显著提高了膜的抗菌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GO对膜表面抗菌性的改性作用。

除了杀菌作用,Huang等研究发现GO涂层也可显著降低细菌在膜表面的附着率。如图3-14所示,静态细菌黏附实验结果表明,未改性的RO膜表面大肠杆菌的覆盖率为5.46%,而GO改性后大肠杆菌的覆盖率仅为0.32%,细菌的附着率降低至原来的。这表明GO涂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初始附着,这对于防止细菌的生长和扩散至关重要,可有效抑制生物污染层的形成,提高RO膜抗生物污染性能。此外,如图3-15所示,在附着的大肠杆菌细胞中,由于GO分子的抗菌特性,近90%的细菌被灭活。通过SEM进一步观察细菌污染的膜,原始RO膜表面大部分被完整的大肠杆菌细胞覆盖,而GO改性的RO膜表面细菌的覆盖率大幅降低。

图3-14 GO表面涂层对大肠杆菌在RO膜表面附着情况的影响:RO膜和AGO-RO膜表面存活的(蓝色)和死亡的(红色)大肠杆菌的定量分析

图3-15 RO和AGO-RO与大肠杆菌接触24h后的表面荧光和SEM照片

为了增强GO的杀菌效果,耶鲁大学的课题组利用GO在磁场中可以垂直排列的性质制备了边缘充分暴露的GO改性的高分子膜,显著提高了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在该工作中,GO、聚合物和溶剂的混合物在磁场中经历缓慢的溶剂挥发过程,制备得到GO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水处理膜。由于相转化和界面聚合的成膜速度较快,磁场作用的时间过短,所以MF膜、UF膜和TFC膜不适合用垂直排列的GO进行改性,该研究选用成膜速度较慢的PODH高分子过滤膜。如图3-16所示,Raman、AFM和SEM的表征结果显示,GO在高分子膜表面是垂直排列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高分子膜中加入GO并不会影响膜本身的过滤分离性能,但是平板计数法采样菌落结果显示垂直排列的GO提高了高分子膜的抗菌性能。(www.xing528.com)

图3-16 GO垂直排列的表征

除了大肠杆菌,Perreault等发现GO涂层也可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对TFC膜的污染。与细菌直接接触1h,其沉积量和存活率分别降低了36%和30%。如图3-17(a)所示,使用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液进行过滤测试,污染24h后,TFC膜的水通量降低了40%,而GO-TFC膜的水通量降低了20%,这说明GO涂层使TFC膜的生物污染程度降低了50%,提高了膜表面抗生物污染性能。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GO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图3-17(b)~(d)],GO-TFC膜较TFC膜具有更薄的生物污染膜,且GO-TFC膜的GO涂层与生物污染膜之间存在一层死细胞。这说明GO涂层的抗生物污染效果主要归因于其杀菌作用。

图3-17 GO涂层对TFC膜抗生物污染性能的影响

(a)在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污染实验中,TFC膜和GO-TFC膜的归一化水通量随滤液总体积的变化;(b)污染实验测试24h后TFC膜和GO-TFC膜表面形成的生物污染膜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侧视图;(c)(d)污染实验测试24h后TFC膜和GO-TFC膜表面形成的生物污染膜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表面图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实际污染,Hanaa等使用当地的湖水测试了PDA辅助GO改性的TFC膜的抗污染性能。三磷酸腺苷分析结果表明,PDA使细菌附着率降低了60%,而GO-PDA几乎可抑制所有细菌的黏附(98.5%)。

此外,Zeng等研究证明,准零维的GOQDs由于更多的活性边缘暴露,具有比一维SWCNTs和二维GO更优异的抗菌和抗生物污染性能。GOQDs的TEM表征结果显示,其平均尺寸约为5.5nm,从高分辨TEM图可以看出其结晶性良好,AFM图像表明其高度约为0.7nm,这说明其为单层。SEM结果显示,GOQDs的引入使得PVDF膜表面变得粗糙,可以看到均匀的纳米涂层,并且两者结合力理想,在15min超声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3-18所示,GOQDs涂层使PVDF膜的水接触角由118.5°降至34.3°,显著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染液过滤结果表明,污染测试12h后,原始PVDF膜的水通量显著降低了88.4%,GO层片表面改性后污染程度减缓,水通量降低65.7%,而GOQDs-PVDF膜的水通量仅降低了24.3%,显著提高了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此外,GOQDs涂层使MF膜在污染后更易清洗,初始通量的回复程度更高。

图3-18 PVDF膜、GO-PVDF膜、GOQDs-PVDF膜的性能表征

(a)水接触角;(b)水渗透系数;(c)在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染液过滤测试中,水通量随测试时间的变化;(d)污染-清洗循环测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