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内装饰工艺:定制制品装饰新境界

模内装饰工艺:定制制品装饰新境界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内装饰是指在制品成型过程中直接完成制品的装饰工序,制成表面已被装饰的制品。模内装饰的工艺方法很多,有模内烫印、模内贴标、模内镶嵌、模内涂饰、模内复合、模腔表面装饰加工等。该工艺已应用于制作汽车的仪表板、保险杠、顶盖、反射镜外罩、内外装饰件、手机部件等。模内涂装的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小,装饰工序简化,装饰表面质量好。

模内装饰工艺:定制制品装饰新境界

模内装饰是指在制品成型过程中直接完成制品的装饰工序,制成表面已被装饰的制品。模内装饰的工艺方法很多,有模内烫印、模内贴标、模内镶嵌、模内涂饰、模内复合、模腔表面装饰加工等。

1.模内烫印

模内烫印实际上是烫印(热转印)的另一种形式,其原理是在注射或模压过程中进行热转印。以注射转印为例,在开模顶出制品后,清理模芯及型腔,将印膜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利用夹具或真空吸附等方法使印膜正确地贴合在模腔内,然后合模注射,熔体对印膜加热、加压即可将印模牢固地贴印在制品表面,开模时载体膜分离,箔上文字、花纹、图案即可转印到制品表面。这种工艺可印刷各种彩色花纹、图案及木纹、金属拉丝纹等,也可与模具表面纹理配合,取得复合的效果,还可用于制作防伪标志。因此,尽管这种模具较复杂,还需增设印箔自动送料及定位装置,但由于其优点甚多,所以广泛用于较大批量的生产中。

2.模内复合

该工艺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彩或不同品种的塑料在同一模腔内熔合而成制品的工艺方法。例如,采用多组分注射成型、多色(或双色)注射成型、混色注射成型、共挤出成型等工艺,可获得表层及芯层不同色彩、手感和视觉效果的制品,或者在同一制品上可印制不同色彩和花纹或者有大理石纹、条纹、象牙纹等多种色彩混合的图案。

3.模内镶嵌装饰工艺

该工艺是先根据制品表面装饰及功能性要求选用适当材料的装饰薄膜、薄片或共挤复合膜,采用热成型工艺制成与注射模型腔形状相适应的薄壁制品,将其作为镶件安装在型腔表面,然后注入与装饰制品材料相容的熔融塑料,两者紧密地熔贴在一起即可制得表面复合的装饰层。装饰薄膜有金属色彩、光泽或亚光、木纹色、珍珠色及各种色彩图案或有纤维、无纺布纹理等各种视觉效果和触摸感的品种;多层共挤薄膜有刚性、抗冲击、耐划伤、耐热、耐寒、耐候、耐蚀等各种性能的品种,可供不同需要选用。该工艺已应用于制作汽车的仪表板、保险杠、顶盖、反射镜外罩、内外装饰件、手机部件等。

该工艺的另一种形式是用织物、金属薄片、发泡片材、装饰膜等作为装饰材料,利用注射模压成型工艺先将装饰材料在模内进行预压,上下模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然后注入熔料再合模即可制成表面贴合各种装饰材料的制品。(www.xing528.com)

4.模内贴标

日常用的包装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的各种容器的表面,常贴有印刷精美的商标、图案、产品说明及防伪功能的标签等,传统上常用手工贴标。模内贴标是将精美印刷的装饰薄膜(通常用PP或PE薄膜)标签先吸附在吹塑模具表面,当坯料装模吹胀时标签上预涂的热熔胶熔化,受热受压紧粘在容器表面即可在吹塑成型同时完成表面贴标工序。该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劳动力,故已广泛应用。

5.模内涂饰工艺

顾名思义,这方法就是在制品成型同时即完成涂饰。它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注射成型前在模具型腔内先喷涂涂料,然后注入熔料成型或装入SMC等热固性塑料片材模压成型。另一种方法是在制品注射成型后,用涂料注射装置将涂料注入模具内的制品表面进行涂饰。如果注入涂料时模具先打开一定的间隙,再注涂料合模固化成型,则称为低压法。反之,在闭模状态注入涂料的,则称为高压法。

模内涂装的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小,装饰工序简化,装饰表面质量好。但模具结构复杂,要增添涂料注射装置,涂料配制等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常用于涂装SMC模塑料和聚氨酯结构泡沫料等热固性塑料制品及ABS、PET、PC等制品。

6.模腔表面装饰加工

如果对制品表面有耐磨、长期永久性的纹理、花纹、图案或增加立体感,改善视觉及触摸效果的要求时,对一些批量较大的制品,经常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在模具表面或压辊表面进行雕刻电火花加工、照相腐蚀加工等,制成有橘皮纹、木纹、纺织品纹、高光泽及亚光、凹凸花纹等装饰表面,在注射或挤压、辊压成型时即可直接得到表面装饰的制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