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腰带的多样装饰工艺

腰带的多样装饰工艺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腰带为了美观,使用了纷繁难数的装饰手法。青海都兰县唐墓出土的一条织金锦带,有连续排列的六瓣花图案,十分精美。如元代李裕庵墓的一条女子腰带上绣的三组梅花图案,花瓣是贴上绸料,再缀绣而成,花蕊则用打籽绣,增强了立体感。缬带,用各色染缬工艺制作的带。南宋吴皇后像上所系的腰带就是用两种颜色拼成,两者是相似的。还有在腰带上书写诗词、箴言的。腰带上还可以缀上各种小饰物。腰带也有缀珍珠的。是熏染苏合香的腰带。

腰带的多样装饰工艺

腰带为了美观,使用了纷繁难数的装饰手法。首先是编、织,从文献和出土的实物来看有绳状的,手编而成;更多的是织成、缂丝、织锦、提花。唐朝的织染署有制作组、绦、绳(丝绳)的作坊,都和腰带有关。刺绣、印、染也是常用的,还有用金银、螺钿、珠玉、铃铛等缀饰,荡漾光彩和声音;有镶滚、表里异色、堆绫、贴绢、拼缀、彩画、手写等技法。

织成带,即绲带,如《述异记》中提到的“织成宝饰络带”。如《乐府诗集》中的《杨叛儿》有诗句,写到织成带上还加有绣花:“截玉作手钩,七宝光平天。绣沓织成带,严帐信可怜。”

结缕带,用丝缕编结而成。唐代乔知之做有《弃妾篇》:“还君结缕带,归妾织成诗。此物虽轻贱,不用使人嗤。”

缂丝带,1973年阿斯塔那唐墓女俑身上就有一条腰带,用精美的“通经断纬”缂丝技艺制作,1.9厘米宽,浅绿底色上有大红、橘黄、土黄、蓝、天青、白色、沉香色织出四叶图案,并用退晕法缂织出色晕。

锦带,用锦制,南朝吴均《采莲》诗即写采莲人系着锦带:“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五代毛文锡《虞美人》词道:“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宫锦。”青海都兰墓出土多条锦带,有彩织菱纹等,都很精致。在锦上还要添花。元代张昱《学仙曲》云:“二八女人貌婵娟,杏花阴里竞秋千。同心锦带刺石莲,逢人学缚剪刀钱,却妒鸳鸯沙上眠。”

织金带,是加金缕织造的。青海都兰县唐墓出土的一条织金锦带,有连续排列的六瓣花图案,十分精美。金代齐国王墓有黄地朵花金锦大带(男用)。

绣带,诗文里常写。元代山东邹县李裕庵墓就出土一批绣带,使用了鲁绣的平绣、网绣、打籽绣、贴绣等技巧。其中一条绣着风景人物图案的腰带,上边的人物仅1厘米多高,却能显出眉眼口鼻。

金缕带,用金线绣制,是华贵装饰,《北齐书》早记有“金缕大带”,为贵族所用。顾夐《酒泉子》词道:“罗带缕金,兰麝烟凝魂断。”宋代无名氏的《蝶恋花》词,咏金黄色花朵有“摇曳绿罗金缕带”之句。宋代,端午时还用它来做节物。《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银缕带,是用银缕绣成,光芒耀目。北周王褒的《日出东南隅行》写一位衣物华丽的女子:“银镂明光带,金地织成襦。”

金泥带,用金泥印绘花纹,可以题诗。宋代欧阳修《武陵春》词写到:“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金代齐国王墓出土印金罗带,带两端在菱纹暗花地上用泥金印卷草纹。黄升墓出土花边也有印金的。1976年内蒙集宁市土城子村出土两件印金米黄色绢质残带,印着荷花、祥云等金花;还有印牡丹、祥云的素罗带。还有银泥带,唐代温庭筠有“艳带画银络”的句子

红衣红妆女子使用金泥带,恰如一种红瓣间金蕊的“金系腰”芍药(也叫金缠腰、金带围),如宋代曾协《浣溪沙》词道:“浓云遮日惜红妆”“腰围恰恰束金黄”。吕胜己《长相思》词有“绶带金泥缕绛绡”“斜插层楼金系腰”之句写女子束金泥带、插金系腰芍药花。张枢《谒金门》词:“重整金泥蹀躞,红皱石榴裙褶。”也写到金带与红裙相映。明代朱友炖咏一种“金带围”芍药,则别是一种,为深紫色,中间细黄蕊。明代高松《菊谱》记菊花有“腰金紫”,紫花中有黄纹;《广群芳谱》记菊花有“紫袍金带”,鲜红花周围黄蕊绕之,均也与之相似。

刻样带,用刻样技法制作,即堆绫、贴绢一类。如元代李裕庵墓的一条女子腰带上绣的三组梅花图案,花瓣是贴上绸料,再缀绣而成,花蕊则用打籽绣,增强了立体感。古籍里记的竹叶带当也是这样做法。鸳鸯结带、盘龙带等也可能用这类技法的,因为宋代黄升墓的鸳鸯纹圈金香囊也就是这样的工艺。(www.xing528.com)

缬带,用各色染缬工艺制作的带。白居易早有“带缬紫葡萄”之句,宋代吕胜己《好事近》词说:“宿面浅匀妆,梅粉旋生春色。绣草冠儿宫样,系丁香新缬。”丁香新缬似是染缬成丁香图案的一条腰带。

钿带,也叫宝带、宝饰带,是用各种贝壳、金银玉制花朵形薄片(就是花钿)、宝石等装饰的带。古人早就以贝壳小片镶嵌为花朵形饰,如战国时就有这类贝旗。六朝时有“锦带杂花钿”之句,当已在彩锦带上又加花钿。唐宋时也有绣金缕带上再用花钿等镶嵌的。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所谓的“罗襦宝带”,当就是这类饰满珠宝花钿的带。

古代的一种鸳鸯绦,是双色拼成的。南宋吴皇后像上所系的腰带就是用两种颜色拼成,两者是相似的。

画带,是手绘花纹的带。如唐代温庭筠《三洲歌》说:“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还有在腰带上书写诗词、箴言的。

腰带上还可以缀上各种小饰物。如江苏靖江明墓出土的罗带,两端缀以丝穗。珍珠、玉珠常缀在带上。

真珠带,唐代皇甫松的《抛球乐》:“金蹙花球小,真珠绣带垂。几回冲蜡烛,千度入香怀。上客终须醉,觥孟且乱排。”说的是宴会上人们抛着系绣带的花球,以行酒令,绣带上还缀着珍珠。腰带也有缀珍珠的。青海都兰3号墓出有缀珍珠的丝带。山西薛儆墓石棺刻女子像腰前垂下的腰带、传吴道子画的《送子天王图》上的摩耶夫人的腰带、南宋吴皇后像的腰带都是带头三角形,缀以珠子。元代张士诚母墓出土的大带正是三角形带端缀三颗玉珠。金代齐国王墓的女子大带上,两条绅也满缀细珠。

腰带上还可以缀玉饰。辽宁朝阳的唐墓出土一件侍女俑,穿圆领窄袖短襦,红长裙,腰束较宽的腰带,掖着披帛,带正面缀一块圆形玉。陕西韦贵妃墓壁画中有位吹排箫的乐女,腰带正中也缀一块圆形物。这或者是镜子,带上饰镜叫鞶鉴,古已有之。《左传》就有“王以后之鞶鉴予之”的记载。在镜子、带子上有可以回环阅读的箴言,作为警戒鞭策。

腰带还可缀铃铛,《云笈七签》记载一位华贵的女仙九华安妃,系绿色绣花腰带,缀青、金色相间的铃铛,丁零零作响:“妃著云锦裙,上丹下青,文彩光鲜,腰中有绿绣带,系十余小铃,铃作青黄色,更相参间。”或说她左带系铃,右带系佩。带上还缀古钱,如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有“带重剪刀钱”的诗句。

腰带上还要熏染芬芳。唐代李端《春游乐》:“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是熏染苏合香的腰带。还有麝带、香罗绶、香罗带等名目,梁代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香出衣,步近气逾飞。博山登高用邺锦,含情动靥比洛妃。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元代王伯成散曲《醉中天》:“松却香罗带,慵整短金钗。”还有兰带,或熏着兰麝的气息。带上香气既是熏香,也是体香罢。当解下它送给爱人时,那一种隐约馨香会长久留在爱人心地间。宋代陈亮《水龙吟》词写到芬芳罗带和用绡袋盛的泪珠都是寄给爱人的幽怨礼物:“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明代诗人瞿佑的《看灯词》写道:“宝盖高悬画阁深,生红绣带细描金。就中好个流苏结,万转千回共一心。”“香带交垂八尺高,红灯影里见丝毫。旁人总道功夫巧,一月香闺弄剪刀。”说的虽是花灯上的飘带,但和女郎的腰带的工艺却是一样:刺绣、描金、缀流苏、熏香,都融合了女郎闺中的情思。

总之金银缕、璎珞、流苏、珠玉、花钿、铃铛、古钱,都可装饰腰带。腰带不仅有色彩、图案、有花结,还有铃铛的声音、金银钿片的光芒,熏香的芬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