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工艺原理解析

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工艺原理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模内装饰注射成型按制品成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IML和IMR两种,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ML和IMR成型制品的表面不同,IML制品表面有一层透明薄膜,而IMR制品表面只有一层油墨。

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工艺原理解析

目前,模内装饰注射成型按制品成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IML(IMF)和IMR两种,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ML(IMF)和IMR成型制品的表面不同,IML(IMF)制品表面有一层透明薄膜,而IMR制品表面只有一层油墨(印刷好的图文或标识)。由于制品要求的差异,其成型工艺方法也不同,以下作简要的介绍。

1.模内镶嵌注射成型(IML或IMF)

IML(或IMF)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薄膜印刷、薄膜热压成型、裁剪成型薄膜的外形、成型薄膜件放入注射模内注射成型等工序,如图5-24所示。IML和IMF工艺成型制品如图5-25所示。

978-7-111-46095-4-Chapter05-29.jpg

图5-24 IML(或IMF)工艺流程

a)薄膜印刷 b)薄膜热成型 c)裁剪成型膜 d)模内注射成型

1—透明薄膜 2—印刷图文油墨层 3—粘结剂层 4—红外加热器 5—热成型模 6—裁剪模切刀 7—成型薄膜件 8—注射模定模 9—注射模动模 10—IML塑件

IML(或IMF)塑件的表层透明薄膜通常选用PET或PC薄膜,其厚度通常为0.1~0.3mm,注射成型的塑料材料一般采用PMMA、ABS等塑料。为保证成型薄膜与注射熔体有更好的粘结效果,通常会在印刷油墨表面再喷涂或印刷一层粘结剂。

2.模内转印注射成型(IMR)

模内转印注射成型工艺有时也称为热转印,其基本流程包括胶片印刷离型剂、胶片印刷油墨、印粘结剂、模内塑料注射成型(油墨与塑料熔体结合)、开模后胶片与油墨自动剥离等工序,如图5-26所示。IMR工艺成型制品如图5-27所示。

978-7-111-46095-4-Chapter05-30.jpg

图5-25 IML和IMF工艺成型制品

a)IML制品 b)IMF制品

978-7-111-46095-4-Chapter05-31.jpg(www.xing528.com)

图5-26 IMR工艺流程

a)胶片牵引入模内 b)合模注射成型 c)开模取件

1—送膜机 2—印刷油墨层 3—模内转印薄膜 4—动模 5—定模 6—IMR成型制品

IMR工艺首先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再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料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射成型,塑料注射成型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最终的产品表面没有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为使油墨与薄膜能方便剥离,在薄膜上印刷图文标识之前,通常先印刷一层离型剂,同理,为了使油墨与注入的塑料熔体能可靠结合,在薄膜上印有图文标识之后,还应再刷一层粘结剂。IMR工艺比IML工艺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要高,用于大批量生产时成本较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微米,缺少必要的保护,使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印刷图案层很容易磨损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不美观。因此,IMR主要用于塑件表面不需要经常接触摩擦的制品。

978-7-111-46095-4-Chapter05-32.jpg

图5-27 IMR工艺成型制品

IML与IMR工艺各有优缺点,IMR制品表面图案不耐磨,而IML最大的缺陷是不能使整个塑件表面实现IML技术,仅仅局限于某一区域。IMF工艺不仅使塑件表面耐磨,而且可进行塑件整个表面的镶嵌注射成型。IML和IMF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如果薄膜与注射基材的收缩率存在差异,很容易使塑件产生收缩变形或翘曲。另外,注射成型时,有薄膜一侧和无薄膜一侧的塑件冷却速度不同,也可能造成塑件的冷却收缩不均匀,这些问题必须在注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时加以注意。

3.IMD薄膜印刷方法

薄膜印刷是IMD工艺的关键工序,薄膜图文印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IMD塑件的成型质量,其技术要点如下:

(1)基材的退火处理 IMD薄膜的基材一般使用德国拜耳(Bayer)公司生产的拜福(BAYFOL)薄膜,它是以PC为基础的复合膜(PC+PBT),因这种基材的热变形大,在印刷之前应先进行退火处理,热处理条件是100℃下保温1h。在UV(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中,紫外光照射时基材受热升温变形,热处理后可降低薄膜因热变形而造成的印刷位置偏离,可提高印刷精度。当使用溶剂型油墨印刷时,也应对薄膜进行同样条件的热处理。

(2)基层涂料的印刷 为了使基材和图案花样油墨(UIM6200系列)粘接牢固,需要先在薄膜上印刷一层基层涂料。若在BAYFOL上直接使用UIM6200系列油墨印刷,其附着性也较好,但考虑成型时的耐热性和最后产品的粘着强度,一般应先印刷一层基层涂料(粘结剂)。基层涂料可使用FM粘着油墨和U-1粘结剂。U-1粘结剂用质量分数为10%~30%的PC溶剂稀释后,用200~250目的印刷版印刷,印刷后在70~80℃干燥30~40min即可。

(3)图案花样印刷 可使用RC-UIM6200系列油墨进行图案花样的印刷。通常使用300目以上的印刷版进行印刷,印刷膜厚度控制在10μm以内,若印刷膜过厚会导致硬化不良,造成皮膜附着不牢固。另外在UV固化时,可使用集光型金属卤素灯功率在120W/cm2以上,紫外线最大强度达0.8W/cm2以上),积算光量大于350mJ/cm2的条件下硬化。

(4)粘结剂的印刷用PC树脂进行注射成型时,可使用G2-S粘结剂。用质量分数为10%~30%的PC溶剂对G2-S粘结剂进行稀释后,使用200目的印刷版进行印刷,印刷后需在70~80℃干燥1h。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