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减径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分析

金属减径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设定相邻机架的轧辊速差,使相邻机架之间的荒管产生张力,变形区中的金属变成“一拉两压”的应力状态。拉应力的存在,可以促进金属纵向延伸,抑制横向宽展,影响管壁发生改变。张力减径机的“张力头”可能长达2 000mm,如果荒管太短,切除“张力头”后,成材率会很低。因此,张力减径机一般用于连轧管机组。微张力减径机的“张力头”可控制在500mm以内,一般用于荒管长度不大的精密轧管机组,阿塞尔轧管机组和顶管机组。

金属减径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分析

通过设定相邻机架的轧辊速差,使相邻机架之间的荒管产生张力,变形区中的金属变成“一拉两压”的应力状态。拉应力的存在,可以促进金属纵向延伸,抑制横向宽展,影响管壁发生改变。管壁变化的结果主要与张力系数的大小、孔型形状、荒管尺寸和减径率等因素有关。如果相邻机架间的张力系数较小,不足以达到使管壁发生拉薄变形的程度(如微张力减径时的情况),金属在发生纵向延伸的同时,会产生管壁的不均匀增厚。并且,减径量越大,增壁量也越大。管壁的这种不均匀增厚与无张力定径时有些相似,荒管内孔也会变成“内四方”或“内六方”,只是程度轻微一些。这也是微张力定(减)径机的机架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14架),单机架减径量和总减径量不能太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张力系数的增加,管壁增厚的趋势减弱,并逐渐从增壁过渡到减壁。“内方”情况得到改善。在相同的变形工艺条件下,张力系数越大,“内方”的程度越轻微。但一旦拉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应力,管壁会被拉破。因此,人们习惯用张力系数来描述张力大小对金属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对钢管壁厚变化的影响。

在张力减径条件下,S0/D0值(S0、D0分别为定径前的荒管壁厚和直径)和张力系数对钢管壁厚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其一,当S0/D0值越小时(薄壁钢管),金属的横向流动越均匀,钢管壁厚沿圆周的变化相对一致,钢管几乎不出现“内方”;当S0/D0值在0.20以上时(中、厚壁钢管),钢管的“内方”比较明显。其二,当S0/D0值为0.05~0.10时,张力的大小对金属的横向不均匀流动无明显影响,但当S0/D0值较大时,金属的横向不均匀流动随张力的增大而减小,

张力减径时,钢管前、后两端都会产生增厚现象(“张力头”),这是因为钢管前端从第i机架轧出,还没被第i+1机架咬入时,处在两个机架之间的管端没有建立起张力,此段长度(一个机架间距)的管端在无张力的条件下减径,管壁会增厚(第一增厚段);即使管端进入第i+1机架后,在第i机架和第i+1机架之间的管端也只受到第i+1机架的张力,它比其它机架之间的张力小,此段的管壁也有增厚,只是比第一增厚段的增厚量小(第二增厚段)。如果张力较大,增厚还会波及到更多机架,增厚段继续增加,出现第三增厚段,甚至第四增厚段。但毕竟张力是在不断建立、增大到稳定的过程之中,各增厚段的管壁增厚量会随之逐渐减小。另外,从入口到出口,各机架都有延伸变形,导致第i+1机架的增厚段长度要大于第i机架的增厚段长度(原则上相差第i机架的延伸量)。由此可见,张力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达到正常值的过渡过程,相应的管端壁厚随轧制的进行,也是一个从增厚较大到增厚较小,再到设定壁厚的过渡过程。成品钢管的管端壁厚会出现开始增厚较多,进而增厚较少,再到不增厚,最后直至减薄的多段“台阶”形状。钢管尾端增厚的原因和过程与前端相似。(www.xing528.com)

张力减径机的“张力头”可能长达2 000mm,如果荒管太短,切除“张力头”后,成材率会很低。因此,张力减径机一般用于连轧管机组。微张力减径机的“张力头”可控制在500mm以内,一般用于荒管长度不大的精密轧管机组,阿塞尔轧管机组和顶管机组。

当钢管头端通过某机架时,迅速提高该机架的轧辊转速,当钢管尾端通过某机架时,迅速降低该机架的轧辊转速,以此来快速增加两个机架间的张力,减少达到正常张力的机架数,能有效控制钢管端头除第一增厚段之外的其它增厚段的增厚量,缩短其管端增厚段的总长度,减小切头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