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除高温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消除高温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除高温职业危害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热和水蒸气的释放,并使操作人员作业地点远离热源。对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必要的劳动管理措施,改善作业方式。热源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及降温措施。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消除高温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消除高温职业危害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热和水蒸气的释放,并使操作人员作业地点远离热源。其次,应根据具体条件采取有利于隔热、通风、降温的设计,使作业地点WBGT指数符合GBZ 2.2—2007的要求。对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必要的劳动管理措施,改善作业方式。

(一)优化车间热源布局设计,使作业地点远离热源

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方;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热源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及降温措施。车间内发热设备设置应按车间气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在操作岗位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二)优化建筑设计,加强自然通风

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高温作业厂房的朝向,使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高温作业厂房平面布置呈“L”形“II”形“III”形的,其开口部分宜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长边作为外墙,若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的措施。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大于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高温作业厂房宜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宜便于开关和清扫。

(三)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屏蔽热辐射

对于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工作人员经常停留或靠近的高温地面或高温壁板,其表面平均温度不应大于40℃,瞬间最高温度也不宜大于60℃。(www.xing528.com)

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桥式起重机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大于28℃。

(四)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当高温作业时间较长、工作地点的热环境参数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等降温措施,一般是对工作地点进行局部通风,有的采用带有水雾的气流。需要注意,采用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对于气流达到工作地点的温度、风速以及某些车间的湿度的控制,均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五)采取必要的劳动管理措施

劳动者在高温季节上岗前及在岗期间都应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患有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以及大面积皮肤疤痕等高温职业禁忌证者,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室内温度小于等于30℃;设有空气调节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为24℃~28℃。对于可以脱离高温作业点的,可设观察室。在工厂内应设置饮水供应设施。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