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新演绎传统:80-90年代时尚元素的融合

重新演绎传统:80-90年代时尚元素的融合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而言,80年代具有费尔岛针织元素的服装依旧以复古为主题,在设计和运用上较为保守。进入90年代,费尔岛针织元素的表现手法变得灵活多样,在色彩、图案的变化上更加大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整体上呈现出宽松闲适的气质。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大肚纱编织简化的提花图案,在突出图案的同时,显示出粗犷的肌理效果,与图案精细、规整的传统费尔岛针织服装相比,形成全新的视觉效果。

重新演绎传统:80-90年代时尚元素的融合

在20世纪80年代,费尔岛针织品依旧作为流行元素与当时的时尚设计不断融合,此时费尔岛针织品的图案在服装设计制作中的应用更加多样化,以下是选自80年代《时尚针织》(Vogue Knitting)杂志中有关费尔岛针织品的服装图片,借以分析当时费尔岛针织品设计元素运用的方式和特点。

1984年的这件套头针织衫具有浓郁的北欧风格[12],如图2-28所示。不同的是,在工艺上采用了钉珠的方式构成图案,并且采用红黑两色构图,简约明快。

图2-28 1984年的钉珠北欧风格针织衫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84:56)

图2-29(a)所示的这件1985年的V领马甲在图案上与图2-25所示的20世纪50年代孩童穿的针织衫极为相似,其特殊在于色彩上运用了极具浪漫少女气质的粉色和紫色,另外这件马甲是采用雪尼尔线[13]编织而成,其柔软的质感使图案更加朦胧。另一件套头衫采用三色提花方式表现费尔岛针织图案,并采用类似桂花针的针织组织形成横条状肌理效果,用于分割横向排列的提花图案,简洁中赋予层次变化,如图2-29(b)所示。

1986年的高领套头衫,如图2-30所示。在衣领处做了假两件设计,看似是一件V领的周身提花的费尔岛针织衫套在一件前襟系扣的高领针织衫上,色彩上以蓝紫色调为主,不是费尔岛针织服装的传统配色却给人以复古感。

图2-29 1985年的费尔岛针织衫样式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85:65)

1987年以家庭为题材的费尔岛针织服装充满了复古情怀,将费尔岛针织图案作为边饰点缀在服装的衣领和下摆处,与20世纪40年代费尔岛针织服装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是,此时的服装将更多的复古元素融合在一起。如 图2-31所示,女孩穿的灰色针织衫,将阿兰针织(Aran Knitting)花型[14]与费尔岛针织图案这两种传统元素自然地糅合在一起。

总体而言,80年代具有费尔岛针织元素的服装依旧以复古为主题,在设计和运用上较为保守。

进入90年代,费尔岛针织元素的表现手法变得灵活多样,在色彩、图案的变化上更加大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整体上呈现出宽松闲适的气质。

1991年的这件宽松套头衫(Tunic,衣长在臀围线与膝围线之间的长袖宽松套头衫),是将传统费尔岛针织图案放大,变形后重新组合,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方式,色彩丰富而艳丽,采用玫红、芥末黄、橘红等明度不高的暖色,给人以浓郁炽烈的感觉,如图2-32(a)所示。另一件用不同明度的墨绿色与米色结合编织的高领钟罩型套头衫,色彩沉静而有层次感,在图案上将绘画中具有立体感的树与传统图案相结合,形成很强的装饰性,如图2-32(b)所示。这两件针织服装均采用多色提花(编织行的纱线色彩种类在两色以上)编织工艺,使费尔岛针织品的图案及色彩设计更加简洁而多元化。

图2-30 1986年的高领费尔岛针织套头衫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86:38)

图2-31 1987年家庭题材的费尔岛针织衫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87:13)

图2-32 1991年的费尔岛针织衫样式(www.xing528.com)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1:32、47)

图2-33 1992年的费尔岛针织衫样式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2:5、66)

1992年延续了上一年的服装廓型和装饰风格,如图2-33(a)所示,在灰蓝主体色调下采用黑白两色横向分割的图案形状,其中还加入具有浮雕感的蓝色折角状花型,丰富了服装整体的层次感。另外,如图2-33(b)所示,再次以家庭作为主题,围绕费尔岛针织图案及色彩做系列设计,服装色彩呈现出明快艳丽的异域民族风情,服装廓型款式在传统的套头衫和圆领开衫基础上,领型、衣长略有变化,基本采用圆领样式,衣长有所拉长。图案上均放大了传统费尔岛针织图案的比例,在改变了原本相对平均的色彩比例和图案大小,使图案更加突出的同时,变化更具层次感,并增强了视觉冲击。

1994年再次出现色彩明快多样的圆领开衫样式,如图2-34(a)所示,与图2-33(b)不同的是此时的图案在放大比例的同时去除了图案的轮廓线,使图案完全以色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出可爱的笨拙感。如图2-34(b)所示的具有北欧风格的针织开衫在服装下摆和袖口采用费尔岛针织图案装饰,大身则采用阿兰针织花型和手针缝制的米字装饰,整体呈现出宽松的休闲风格。如图2-34(c)所示,带有风帽的针织套头衫采用黑色和浅灰色的费尔岛提花图案,同时和呈现纬平针反面组织的方形黑白格子结合,简洁而富于秩序感。如 图2-34(d)所示的钟罩型针织套头衫,使用花式纱线——大肚纱编织黑白两色的费尔岛针织图案。由于大肚纱在纺纱过程中形成同一根纱线上一节粗一节细的外观,并且捻度较小,因此在编织效果上呈现出大小不同的线圈、起伏不平的外观。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大肚纱编织简化的提花图案,在突出图案的同时,显示出粗犷的肌理效果,与图案精细、规整的传统费尔岛针织服装相比,形成全新的视觉效果。

图2-34 1994年的费尔岛针织衫样式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4:7、22、44)

1995年秋冬的费尔岛题材针织衫在图案设计和编织纱线上都有新的突破。图案设计上,在传统的巨型雪花图案之间,夹杂斜向波纹效果的多色图案,形成全新的装饰效果,如 图2-35所示。同时,采用不加捻的冰岛毛纱(Lopi Wool)制作,形成厚实蓬松的效果。

图2-35 采用冰岛毛纱制作的费尔岛套头针织衫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5:30)

1997年的这件基本款套头衫采用柔软的精纺纱线制作,如图2-36所示。服装整体采用粉紫色系的彩色夹条编织,仅在与胸围线平行的位置及袖口处装饰传统的费尔岛针织图案,图案的比例和排列也基本遵循传统样式,整体上柔和、简单而具有秩序感。

图2-36 1997年与夹条组织结合的费尔岛针织衫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7:22)

1998年服装廓形延续90年代初宽松的钟罩廓形,如图2-37所示,在育克、袖口和下摆缝制条状卷曲花纹,大身和袖子为菱形排布的费尔岛针织图案,菱形中间的图案采用手针缝制而成,增加立体感。服装以蓝灰色为主体色调,与装饰边的土黄色形成对比,柔美古朴同时兼具手工质感。

图2-37 与其他图案结合的费尔岛针织毛衣

(Vogue Knitting.Fall/Winter 1998:56)

纵观整个20世纪90年代,融合费尔岛针织元素的服装基本采用宽松的钟罩型廓型,色彩主体呈现明快艳丽的趋势。图案上呈现放大比例、重组排列等多种方式,凸显图案的装饰感。在针织组织花型上,采用多种花型相结合的设计,丰富了针织衫的质感和设计的层次感,也使得这一时期的针织服装在设计和工艺手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