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作机构的结构与作用详解

工作机构的结构与作用详解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煤机工作机构的作用就是承担落(碎)煤、装煤任务,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图1-7螺旋滚筒式工作机构(一)截齿及固定1.截齿的作用截齿是采煤机直接落煤的刀具。螺旋滚筒一般为铸焊结构,即齿座、筒毂和端盘是单独铸造或锻造的,加工后和叶片组焊成一体。薄煤层双滚筒式采煤机或一次采全高的单滚筒式采煤机,其滚筒直径应为煤层最小厚度减去0.1~0.3 m。

工作机构的结构与作用详解

采煤机工作机构的作用就是承担落(碎)煤、装煤任务,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

螺旋滚筒式工作机构是使用较广泛的工作机构,如图1-7所示。

图1-7 螺旋滚筒式工作机构

(一)截齿及固定

1.截齿的作用

截齿是采煤机直接落煤的刀具。截齿的几何形状和质量直接影响采煤机的工况、能耗、生产率和吨煤成本。

2.截齿的要求

对截齿的基本要求是强度高、耐磨损、几何形状合理、固定可靠。

3.截齿的类型

采煤机使用的截齿主要有扁截齿和镐形截齿两种。

1)扁截齿

如图1-8所示,扁截齿沿滚筒径向安装,故又称径向截齿,习惯称为刀形截齿。这种截齿适用于截割各种硬度的煤,包括坚硬煤和黏性煤,使用较多。其刀体端面呈矩形。在图1-8(a)中,销钉和橡胶套装在齿座侧孔内,装入截齿时靠刀体下端斜面将销钉3压回,对位后销钉被橡胶套弹回至刀体窝内而将截齿固定;在图1-8(b)中,销钉和橡胶套装在刀体孔中,装入时,销钉沿斜面压入齿座孔中而实现固定;在图1-8(c)中,销钉和橡胶套装在齿座孔中,用卡环挡住销钉并防止橡胶套转动,装入时,刀体斜面将销钉压回,靠销钉卡住刀体上缺口而实现固定。

2)镐形截齿

如图1-9所示,截齿的刀体安装方向接近于滚筒的切线,又称为切向截齿。这种截齿一般在脆性煤和节理发达的煤层中具有较好的截割性能。

镐形截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从原理上讲,截煤时镐形截齿可以绕轴线自转而自动磨锐。

4.截齿的材料

截齿刀体的材料一般为40Cr、35CrMnSi、35SiMnV等合金钢,经调质处理获得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扁形截齿的端头镶有硬质合金片,镐形截齿的端头堆焊硬质合金层。硬质合金是一种碳化钨和钴的合金。碳化钨硬度极高,耐磨性好,但性质脆,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差。在碳化钨中加入适量的钴,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但硬度稍有降低。截齿上的硬质合金常用YG-8C或YG-11C。YG-8C适用于截割软煤或中硬煤,而YG-11C适用于截割坚硬煤。经验证明,改进截齿结构,适当加大截齿长度,增大切屑厚度,可以提高煤的块度,降低煤尘。

图1-8 扁截齿及其固定

1—刀体;2—齿座;3—销钉;4—橡胶套;5—硬质合金头;6—卡环

图1-9 镐形截齿及其固定

1—镐形截齿;2—齿座;3—弹簧;4—硬质合金头;5—碳化钨合金层;6—卡环

5.截齿的固定

对于小型镐形截齿采用弹簧圈把截齿固定在齿座上;对于扁截齿用柱销将其固定在齿座上,为了防止柱销外移或转动,再用弹簧钢丝定位;还有的用柱销式弹性元把扁截齿固定在齿座中,利用弹簧挡圈使柱销定位。有的截齿利用插在橡胶圈内的柱销定位,即柱销两端卡在齿座相应的光槽里的固定方式。

6.截齿的配置

螺旋滚筒上截齿的排列规律称为截齿配置。合理选择参数和配置形式,可使煤的块度合理、截割比能耗最小、滚筒载荷变化小、机器运行稳定。

截齿的配置情况用图1-10~图1-12来表示。

图1-10 双头螺旋滚筒截齿配置图(一)

图1-11 双头螺旋滚筒截齿配置图(二)

图1-12 变截距截齿排列图

在图1-10~图1-12中,用细实线表示齿尖运动轨迹的水平线(即截线),相邻截线间的距离就是截线距,竖线表示截齿的位置。实心或空心点表示截齿齿尖的位置,用粗实线代表螺旋叶片。实心的点是有角度的,“+”表示向煤壁倾斜,“-”表示向采空区倾斜。而不偏斜的齿则称为0°齿。在螺旋叶片上的齿,一般都装成0°。

特点如下:

(1)叶片上截齿按螺旋线排列,大部分是变截距的。

(2)滚筒端盘截齿排列较密,为减少端盘与煤壁的摩擦损失,截齿倾斜安装。靠里边的煤壁处顶板压张效应弱,截割阻力较大,为了避免截齿受力过大、减轻截齿过早磨损,端盘截齿配置的截线应加密,截齿应加多。端盘截齿一般为滚筒总截齿数的一半左右,端盘消耗功率一般约占滚筒总功率的1/3。

(二)螺旋滚筒

1.滚筒的结构

螺旋滚筒是滚筒式采煤机的截割机构,用来落煤和装煤。煤矿中常用的是滚削式螺旋滚筒。

滚削式螺旋滚筒的结构如图1-13所示,螺旋主要由叶片、轮毂和端盘组成。螺旋叶片和端盘有齿座,其上装有镐形截齿和扁截齿,叶片内有喷雾水道,叶片上两齿座之间装有内喷雾喷嘴。螺旋滚筒一般为铸焊结构,即齿座、筒毂和端盘是单独铸造或锻造的,加工后和叶片组焊成一体。滚筒也有整体铸造的。叶片一般用20~30 mm厚钢板锻压而成。

图1-13 滚削式螺旋滚筒的结构

1—螺旋叶片;2—筒毂;3—端盘;4—齿座;5—截齿

2.滚筒的几个参数(www.xing528.com)

滚筒的结构参数主要有直径、宽度、螺旋叶片的头数和升角以及截齿的排列等。

1)滚筒的三个直径

滚筒的三个直径是指滚筒直径D、筒毂直径Dg及螺旋叶片外缘直径Dy,如图1-14所示。

(1)滚筒直径是截齿齿尖的截割圆直径,是三个直径中最大的直径。常用的直径范围为0.65~2.30 m。我国规定的滚筒直径系列为0.50,0.55,0.60,0.70,0.75,0.80,0.85,0.90,0.95,1.00,1.10,1.25,1.40,1.60,1.80,2.00,2.30和2.60(单位:m)。

滚筒直径应根据煤层厚度(或采高)来选择。

滚筒直径主要取决于所采煤层的厚度(或采高)和采煤机的形式。摇壁调高式双滚筒采煤机,滚筒直径一般应稍大于最大采高的一半。底托架调高的双滚筒式采煤机,滚筒直径一般应小于煤层的最小厚度(一般应小于0.1~0.2 m)。中厚煤层的单滚筒式采煤机,滚筒直径应为最大采高的0.5~0.6倍。薄煤层双滚筒式采煤机或一次采全高的单滚筒式采煤机,其滚筒直径应为煤层最小厚度减去0.1~0.3 m。

图1-14 螺旋滚筒

1—端盘;2—螺旋叶片;3—齿座;4—喷嘴;5—筒毂

(2)筒毂直径。筒毂直径决定了叶片间的体积。相同的外缘直径条件下,筒毂直径越小,其空间越大;反之筒毂直径越小,空间就越小,使煤在滚筒内循环和重复破碎的可能性增加。滚筒三个直径间的关系可参考表1-1。

表1-1 滚筒三个直径间的关系

(3)螺旋叶片外缘直径,指齿座凸出的最大直径。

2)滚筒的宽度

滚筒宽度是指滚筒边缘到端盘最外侧截齿齿尖的距离,也即采煤机的理论截深。目前,采煤机的截深有0.6~1.0 m多种,其中以0.6 m用得最多。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也有加大截深到1.0~1.2 m的趋势。一般滚筒的实际截深小于滚筒的结构宽度,也就是滚筒的宽度应等于或稍大于采煤机滚筒截深。

3)滚筒螺旋叶片头数、升角及旋向

滚筒螺旋叶片头数、升角及旋向对落煤,特别是装煤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1)叶片头数。

根据螺旋滚筒上螺旋叶片的数量,分别有单头螺旋滚筒、双头螺旋滚筒和三头螺旋滚筒。双滚筒式采煤机常用的是二头或三头螺旋滚筒。螺旋叶片头数主要是按截割参数的要求确定的,对装煤效果影响不大。直径D<1.25 m的滚筒一般用双头,1.25<D<1.4 m的滚筒用二头或三头,1.4<D<1.6 m的滚筒用三头或四头。

(2)升角。

单头螺旋叶片及其展开后的形状如图1-15(a)和图1-15(b)所示。Dy和Dg分别表示螺旋叶片的外径和内径,By为螺旋叶片的导程。不同直径上的螺旋升角不同,螺旋叶片的外缘升角与内缘升角分别为αy和αg,显然螺旋叶片外缘的升角小于内缘的升角。

图1-15 螺旋叶片升角及头数

螺旋叶片升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装煤的效果。一般来说,升角越大,排煤的能力越大。但升角过大,会将煤抛出很远,以致甩到溜槽的采空区侧,并引起煤尘飞扬;升角过小,螺旋的排煤能力小,煤在螺旋叶片内循环,造成煤的重复破碎,使能量消耗增大。大量实验表明,螺旋叶片外径升角在20°左右、内径升角在40°~50°范围内装煤效果较好。

螺旋叶片升角:

式中 α——升角;

n——螺旋头数;

S——螺距,其大小应保证从滚筒中顺利地排出煤,一般在0.25~0.40 m;

D——对应的直径。

(3)旋向。

螺旋滚筒螺旋线的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分别称为左旋滚筒和右旋滚筒。其合理转向的确定关系到装煤效果、运行稳定性和操作员操作的安全。

(4)转向。

双滚筒式采煤机有两个滚筒,站在采空区看采煤机,分别称为左滚筒和右滚筒。采用反向对滚的双滚筒式采煤机,左截割部用左旋滚筒,右截割部用右旋滚筒。一般其前端的滚筒沿顶板割煤,后端的滚筒沿底板割煤。这种布置方式操作员操作安全,煤尘少,装煤效果好,如图1-16(a)所示。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如煤层中部含硬夹矸时,可使用左螺旋的右滚筒,逆时针旋转;左滚筒则为右螺旋,顺时针旋转,如图1-16(b)所示。运行中,前滚筒割底煤,后滚筒割顶煤。在下部采空的情况下,中部硬夹矸易被后滚筒破落下来。

某些型号的薄煤层采煤机,滚筒与机体在一条轴线上,如图1-16(d)所示。前滚筒割出底煤以便机体通过,因此也采用“前底后顶”式布置。有时对于过地质构造,也需要采用“前底后顶”式。后滚筒割顶煤后,立即移支架,以防顶煤或碎矸垮落。

图1-16 双滚筒式采煤机滚筒的位置和转向

单滚筒式采煤机,其转向和工作面有关,如图1-17所示。左、右工作面是站在工作面下方向高处看,在左面的称为左工作面,在右面的称为右工作面。

图1-17 单滚筒式采煤机的滚筒旋转方向

(a)右工作面;(b)左工作面

通常情况下,左工作面选右旋滚筒,右工作面选左旋滚筒,这样的滚筒旋转方向有利于采煤机稳定运行。当采煤机上行割顶煤时,其滚筒截齿自上而下运行,煤体对截齿的反力是向上的。但因滚筒的上方是顶板,无自由面,故煤体反力不会引起机器振动。当机器下行割底煤时,煤体反力向下,也不会引起振动,并且下行时负荷小,不易产生“啃底”现象。这样的转向还有利于装煤,产生的煤尘少,煤块不抛向操作员位置。

特殊情况,有的工作面将采煤机滚筒位于回风巷方向一端。采煤机进行截割,当采煤机截割部在工作面上方、牵引部在下方时,右工作面应采用右螺旋滚筒,左工作面采用左螺旋滚筒。其优点是,改善了操作员的工作条件,少吸煤尘,电动机处在进风流中,有利于安全;电缆车在机体下方,可不必通过机体,以减少挤坏电缆事故。主要缺点是上行时机体不稳,功率消耗大;下行时采煤机后方煤尘大,对跟机作业工人不利;输送机煤流通过采煤机下部,使块煤率下降,有时被大块卡住等。因此应用较少,有的仅在少数倾角较小的工作面使用。

(5)滚筒的转速。

滚筒的转速对煤的块度、生成的粉尘量以及装煤能力都有影响。一般来说,对于直径一定的滚筒,滚筒转速越高,切削量就越小,煤的块度就越小,块煤量就越少,产生的煤粉量增大,且使用单位能耗增加。滚筒转速低时反之。滚筒的转速与装煤能力关系较大,要求滚筒的装煤能力大于落煤能力,否则落下的煤会堵塞在螺旋叶片中。因此,滚筒转速的选择要兼顾装煤效果与煤粉生成量。一般滚筒转速为30~50 r/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