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钣金成形技巧:选择结束边界和约束方式

钣金成形技巧:选择结束边界和约束方式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击按钮,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一组表面作为钣金成形的结束边界。图10-29 “点到点”钣金成形示意图图10-30 “沿曲线的点”钣金成形示意图3)曲线到曲线:此约束要求在区域边界选择一条曲线,同时在目标边界上选择一条相对应的曲线。6)中性因子:是指在进行钣金成形分析时钣金成形网格所采用的偏置距离。

钣金成形技巧:选择结束边界和约束方式

选择“菜单(M)”→“插入(S)”→“NX高级钣金”→“钣金成形(M)”,或者单击“主页”选项卡“折弯”面组上“更多”库下的“钣金成形”按钮978-7-111-49674-8-Chapter10-52.jpg,打开如图10-28所示的“钣金成形”对话框。

1.开始区域

是指为钣金成形特征指定的最初钣金零件体的一组表面。它能够在区域边界上创建一个成形到目标边界的有限元网格。

单击978-7-111-49674-8-Chapter10-53.jpg按钮,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一组表面作为钣金成形的区域边界。

978-7-111-49674-8-Chapter10-54.jpg

图10-28 “钣金成形”对话框

2.结束区域

是指为钣金成形特征指定的钣金零件体被成形的一组表面。区域的有限元网格映射到这组表面。

单击978-7-111-49674-8-Chapter10-55.jpg按钮,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一组表面作为钣金成形的结束边界。

3.变换几何体

是指用户选择的把区域边界变换到目标边界的目标体。

4.边界条件

(1)约束类型

1)点到点:此约束要求在区域边界选择一个点,同时在目标边界上选择一个相对应的点。如果所选择点同时存在在区域边界和目标边界上,可以直接应用“点到点”约束,也就是说只选择一个点,其他默认就可。对于个别边界条件可以指定点的数目是2(区域边界一个,目标边界一个)。如果选择不同的点,那么原来的点将自动被取消选定,此时将使用新的点。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约束点,示意图如图10-29所示。

2)沿曲线的点: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约束点,示意图如图10-30所示。

978-7-111-49674-8-Chapter10-56.jpg

图10-29 “点到点”钣金成形示意图

978-7-111-49674-8-Chapter10-57.jpg

图10-30 “沿曲线的点”钣金成形示意图

3)曲线到曲线:此约束要求在区域边界选择一条曲线,同时在目标边界上选择一条相对应的曲线。和“点到点”约束一样,如果所选择曲线同时存在在区域边界和目标边界上,可以直接应用“曲线至曲线”约束,也就是说只选择一个曲线,其他默认即可。对于个别边界条件可以指定连续曲线的最大数目是2(区域边界一个,目标边界一个),示意图如图10-31所示。

4)曲线沿曲线:在视图区的钣金零件体中选择钣金成形的约束点,示意图如图10-32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9674-8-Chapter10-58.jpg

图10-31 “曲线至曲线”钣金成形示意图

978-7-111-49674-8-Chapter10-59.jpg

图10-32 “曲线沿曲线”钣金成形示意图

(2)约束名称:在文本框中输入新的约束名,单击Enter键,新的名称就会出现在列表中。

(3)添加边界条件:单击978-7-111-49674-8-Chapter10-60.jpg按钮,系统自动在列表中创建一个边界条件。

(4)删除:单击978-7-111-49674-8-Chapter10-61.jpg按钮,选中的名称在列表中被删除。

5.设置

(1)材料属性

1)屈服应力:是指材料从弹性阶段转变成塑性阶段所需要的应力。一般材料的弹性强度远大于塑性阶段强度。但是,一些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橡胶等)在某种意义上和这个假设相矛盾,这时就要确定合适的强度值进行钣金成形分析。屈服应力也称为弹性极限。

2)弹性模量:表示产生单位应变时所需的应力,是反映材料对弹性变形抵抗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弹性模量在材料的屈服应力范围内是有效的。

3)切线模量:是表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一种线性关系,应力值在弹性范围内是有效的。

4)泊松比: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绝对值之比。

5)r值:是指成形材料的平均应变比或者各向异性属性,r值的大小影响到钣金成形特征转换成其他形状的难易程度。r值越高,材料受拉变薄或者受压变厚时受到的阻力最大。均质材料的r值默认为1。

6)中性因子:是指在进行钣金成形分析时钣金成形网格所采用的偏置距离。它是由厚度比确定的(即0.5表示1/2厚度值)。中性因子的取值范围在0.0和1.0之间。

(2)移出孔

1)移出孔:勾选“移除孔”前的复选框,网格化算法在网格化区域边界时,网格穿过这些孔的边界,忽略这些内部孔,并且删除它们。

2)最小模量:最小模量用于网格穿过孔边缘或移除孔的情形,系统在分析时将最小模量值赋予处在区域边界中每个孔域的每个元节点。

(3)公差:用于在区域边界产生有限元网格的情形,用户可定义公差,其包括“弦”“角度”和“线性”。如果公差和区域边界的总大小相比非常小,那么由此产生元的数目是有限的(即元数目>1000)。如果公差和边界区域的总大小相比非常大,那么在公差允许范围内不能产生最终的映射结果。系统根据钣金零件的复杂性,可自动推断公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