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7第一块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集成电路免受外力或环境因素导致破坏的问题。图12-8集成电路小型化在近 50 年的时间里,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信和遥控等各个领域。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相比晶体管可以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以大大提高。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信、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

1958年,美国得州仪器公司展示了全球第一块集成电路板(图12-7),这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成本也相对低廉,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图12-7 第一块集成电路板(www.xing528.com)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集成电路免受外力或环境因素导致破坏的问题。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指利用膜技术及微细加工技术,将芯片及其他要素在框架或基板上布置、粘贴固定及连接,引出接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这样按电子设备整机要求机型连接和装配,实现电子的、物理的功能,使之转变为适用于整机或系统的形式,就大大加速了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

在此之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1967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迅速提高;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世,一个硅晶片中已经可以集成15万个以上的晶体管;1988年,16M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 3 500 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97年,采用0.25微米工艺的300 MHz奔腾Ⅱ问世,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至此,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地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并且下一代2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集成电路小型化如图12-8所示。

图12-8 集成电路小型化

在近 50 年的时间里,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信和遥控等各个领域。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相比晶体管可以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以大大提高。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再到超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关键就在于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水平的迅速提高,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由此而日益复杂而精密。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