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验观察:马氏体形核的形态学特征

试验观察:马氏体形核的形态学特征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晶界上形核 观察发现,马氏体优先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核。图5-44a所示为将60Si2CrV钢在1200℃加热20min(薄试样),淬火得到的马氏体沿原奥氏体晶界形核-长大的照片,可见马氏体片在晶界形核并且沿着晶界长大,或者向晶内长大。图5-48所示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奥氏体与真空接触的表面上晶核长大的情形。

试验观察:马氏体形核的形态学特征

1.以往的观察

形核包括均匀形核及非均匀形核两种类型。假设马氏体是在母相中均匀形核,对铁基合金进行计算处理,得均匀形核功约为1.13×109J/mol[1]。此计算值比马氏体相变驱动力的绝对值大6~7个数量级,说明均匀形核耗能极大,不可能实现,故均匀形核的观点已被摈弃。

研究指出:马氏体形核位置不是任意的,不是均匀形核。形核位置与母相中存在的缺陷有关,例如:①β黄铜中形成马氏体后,经可逆转变,当重新冷却时,马氏体形成的位置与原来的重合;②成分相同的100μm以下的Fe-Ni合金小颗粒,尺寸越小,马氏体点Ms越低,尺寸小于100μm时,即使粒度相同的粉末,其Ms的差别也很大;③大块Cu-2.5%Fe富铁沉淀相在室温以上就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小粒的冷却到Mf以下也未出现马氏体。早期的这些实验说明马氏体在晶体缺陷处形核。

2.近年来的观察和研究

近年来,应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实验观察了马氏体的形核-长大情况,发现马氏体可在位错、晶界、孪晶界面、表面、相界面等缺陷处形核。马氏体优先在晶界上形核,也在晶粒内部形核,以往只注重晶内形核的研究是片面的。

(1)在晶界上形核 观察发现,马氏体优先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核。图5-44a所示为将60Si2CrV钢在1200℃加热20min(薄试样),淬火得到的马氏体沿原奥氏体晶界形核-长大的照片,可见马氏体片在晶界形核并且沿着晶界长大,或者向晶内长大。图5-44b所示为12Cr13马氏体片在界面上形核,然后向晶内长大的照片。

(2)在孪晶界上形核 将Fe-30.8%Ni合金在0℃应变10%,发现马氏体在界面和孪晶界形核。该合金在-20℃应变20%,马氏体在孪晶界形核并且沿着滑移面长大,如图5-45所示。表明孪晶界面有利于马氏体的形核[1]

(3)在相界面上形核 将球墨铸铁试样加热到950℃,然后水冷淬火,马氏体为透镜片状,在石墨-奥氏体相界面(石墨表面)上形核,然后向四周的奥氏体中长大,说明相界面是优先形核的地点,如图5-46所示。

978-7-111-41953-2-Part01-180.jpg

图5-44 马氏体沿着晶界形核长大(OM)

978-7-111-41953-2-Part01-181.jpg(www.xing528.com)

图5-45 马氏体在孪晶界上形核[1]

978-7-111-41953-2-Part01-182.jpg

图5-46 马氏体片在石墨-奥氏体相界面上形核(OM)

(4)在晶界、晶内均能形核将Fe-1.2%C合金加热到1200℃,保温使奥氏体晶粒长大,然后在Ms点稍下等温,形成少量马氏体,在等温过程中被回火,再淬火至室温。试样经硝酸酒精浸蚀,等温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被回火而容易受浸蚀,在显微镜下观察为黑色。如图5-47所示,马氏体在一个奥氏体大晶粒内部和晶界上形核。在奥氏体晶粒内部最先形成的马氏体片尺寸较大,几乎可以贯穿整个奥氏体晶粒,而后续形成的马氏体片依次变小。

(5)表面马氏体的形核 在试样表面上马氏体较为容易形核,形成表面马氏体。将18CrNiW钢高温金相试样加热到1250℃,再降温到850℃,然后炉冷到不同温度,观察试样表面上板条状马氏体的形成过程。图5-48所示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奥氏体与真空接触的表面上晶核长大的情形。

978-7-111-41953-2-Part01-183.jpg

图5-47 Fe-1.2%C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的马氏体片(OM)

978-7-111-41953-2-Part01-184.jpg

图5-48 18CrNiW钢试样表面上板条状马氏体的形成[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