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探究

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探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0编织提花组织的走针轨迹2.对位对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的提花圆机来说,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针槽交错对位,上下织针也呈相间交错排列,这与罗纹机相似。由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时,在每个成圈系统不是所有下针都成圈,而是根据花纹要求选针编织,下针的用纱量经常在变化,所以双面提花圆机上下织针对位只能采取同步成圈方式。

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探究

由于提花组织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织针上编织成圈,因此它必须在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上才能编织。选针装置及其选针原理将在下一章介绍。

图3-8 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

(一)编织方法

图3-8显示了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其中图3-8(1)表示织针1和3受到选针而参加编织,退圈并垫上新纱线a,织针2未受到选针而退出工作,但旧线圈仍保留在针钩内;图3-8(2)表示织针1和3下降,新纱线编织成新线圈。而挂在针2针钩内的旧线圈由于受到牵拉力的作用而被拉长,要到下一成圈系统中针2参加编织时才脱下。在针2上未垫入的新纱线呈浮线状,处在提花线圈的后面。

图3-9显示了双面完全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其中图3-9(1)表示下针2、6在这一路被选针机构选中上升退圈,与此同时上针1、3、5在针盘三角的作用下也退圈,接着退圈的上下针垫入新纱线a。而下针4未被选中,既不退圈也不垫纱。图3-9(2)表示下针2、6和上针1、3、5完成成圈过程形成了新线圈,而下针4的旧线圈背后则形成了浮线。图3-9(3)表示在下一成圈系统下针4和上针1、3、5将新纱线b编织成了新线圈,而未被选中的下针2、6既不退圈也不垫纱,在其背后也形成了浮线。如果上针分为高低踵针并间隔排列,上三角按照一定规律配置,则每一成圈系统上针1隔1成圈,可以形成反面呈小芝麻点的双面不完全提花组织。

(www.xing528.com)

图3-9 双面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

(二)走针轨迹和对位

1.走针轨迹 由于在提花过程中织针处于编织和不编织两种状态,因此具有两种走针轨迹,如图3-10所示。轨迹1为编织时的走针轨迹,表示被选中参加编织的织针上升到退圈高度[图3-10(2)],旧线圈被退到针舌之下,然后织针下降垫纱形成新线圈。轨迹2表示未选中的织针的走针轨迹,它未上升到退圈的高度[图3-10(3)],所以不编织。

图3-10 编织提花组织的走针轨迹

2.对位 对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的提花圆机来说,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针槽交错对位,上下织针也呈相间交错排列,这与罗纹机相似。由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时,在每个成圈系统不是所有下针都成圈,而是根据花纹要求选针编织,下针的用纱量经常在变化,所以双面提花圆机上下织针对位只能采取同步成圈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