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阀门泄漏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阀门泄漏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阀体和阀盖的泄漏1)阀体和阀盖的泄漏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主要原因:①铸铁件铸造质量不高,阀体和阀盖体上有砂眼、松散组织、夹渣等缺陷;②天冷冻裂;③焊接不良,即存在着夹渣、未焊接及应力裂纹等缺陷;④铸铁阀门被重物撞击后损坏。

阀门泄漏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1.阀体和阀盖的泄漏

1)阀体和阀盖的泄漏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主要原因:①铸铁件铸造质量不高,阀体和阀盖体上有砂眼、松散组织、夹渣等缺陷;②天冷冻裂;③焊接不良,即存在着夹渣、未焊接及应力裂纹等缺陷;④铸铁阀门被重物撞击后损坏。

2)预防方法:①提高铸造质量,安装前严格按规定进行强度试验;②对气温在0℃及以下的阀门,应进行保温或拌热,停止使用的阀门应排除积水;③焊接组成的阀体和阀盖的焊缝,应按有关焊接操作规程进行焊接,焊后还应进行无损检测和强度试验;④阀门上禁止堆放重物,不允许用手锤撞击铸铁和非金属阀门,大口径阀门的安装应有支架。

2.填料处的泄漏

1)引起泄漏的主要原因:①填料选用不对,即不耐介质的腐蚀,不耐阀门高压或真空及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使用;②填料安装不对,存在着以小代大、螺旋盘绕接头不良、上紧下松等缺陷;③填料超期限使用,即已老化,丧失弹性;④阀杆精度不高,有弯曲、腐蚀、磨损等缺陷;⑤填料圈数不足,压盖未压紧;⑥压盖、螺栓和其他部件损坏,使压盖无法压紧;⑦操作不当,如用力过猛等;⑧压盖歪斜,以及压盖与阀杆间空隙过小或过大,致使阀杆磨损、填料损坏。

2)预防措施:①应按工况条件选用填料的材料和形式;②按有关规定正确地安装填料,填料应逐圈安放压紧,接头应成30°或45°;③使用期过长、老化、损坏的填料应及时更换;④阀杆弯曲、磨损后应进行矫直、修复,对损坏严重的应及时更换;⑤填料应按规定的圈数安装,压盖应对称均匀地压紧,压套应有5mm以上的预紧间隙;⑥损坏的压盖、螺栓及其他部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⑦应遵守操作规程,除撞击式手轮外,以匀速正常力量操作;⑧应均匀对称拧紧压盖螺栓,压盖与阀杆间隙过小,应适当增大其间隙;压盖与阀杆间隙过大,则应予更换。

3.密封面的泄漏

1)原因:①密封面研磨不平,不能形成密合线;②阀杆与关闭件的连接处悬空、不正或磨损;③阀杆弯曲或装配不正,使关闭件歪斜或不对中;④密封面材质选用不当或没有按工况条件对阀进行选用。(www.xing528.com)

2)预防措施:①按工况条件正确选用垫片的材料和形式;②精心调节,平稳操作;③应均匀对称地拧螺栓,必要时应使用扭力扳手,预紧力应符合要求,不可过大或小,法兰和螺纹连接处应有一定的预紧间隙;④垫片装配应对中、找正,受力均匀,垫片不允许搭接和使用双垫片;⑤静密封面腐蚀、损坏、加工质量不高,应进行修理、研磨,进行着色检查,使静密封面符合有关要求;⑥安装垫片时应注意清洁,密封面应用煤油清洗,垫片不应落地。

4.密封圈连接处的泄漏

1)原因:①密封圈辗压不严;②密封圈与本体焊接,堆焊质量差;③密封圈联接螺纹、螺钉、压圈松动;④密封圈连接面被腐蚀。

2)措施:①密封碾压处泄漏应注粘接剂再碾压固定;②密封圈应按施焊规范重新补焊,堆焊处无法补焊时应清除原堆焊再处理;③卸下螺钉、压圈清洗,更换损坏的部件,研磨密封与连接座密合面,重新装配;对腐蚀损坏较大的部件,可用焊接、粘接等方法修复;④密封圈连接面被腐蚀,可用研磨、粘接等方法修复,无法修复时应更换密封圈。

5.关闭件脱落产生泄漏

1)原因:①操作不良,使关闭件卡死或超过上死点,连接处损坏断裂;②关闭件连接不牢固,松动而脱落;③选用连接件材质不对,经不起介质的腐蚀和机械的磨损。

2)措施:①正确操作,关闭阀门不能用力过大,开启阀门不能超过上死点,阀门全开后,手轮应倒转少许;②关闭件与阀杆连接应牢固,螺纹联接处应有止退件;③关闭件与阀杆连接用的紧固件应经受住介质的腐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