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1989~2005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1989~2005年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飞和集团在加工高精度蜗杆、星轮片方面,刀具、工艺装备、专用机床直至检测仪器等已完整齐备。从实际生产销售方面来看,飞和集团早已成为中国单螺杆压缩机的主导企业。在这30年的发展中,单螺杆压缩机在我国从无到有,从低水平跨越到高水平,这是所有工厂、学校、院所研制人员锲而不舍、坚韧探索的结果。从事单螺杆的企业、科研院校及科技人员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创新,为我国单螺杆压缩机进一步的发展再创辉煌。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1989~2005年

这一阶段的前期,有关人员又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例如定压比热力设计、喷油雾化、变径设计、密封、主机结构、油气分离直至各系统等)。其中,特别注重了对蜗杆、星轮片材质的改进:蜗杆的材质从铜改为铝合金、铸铁再改进为球铁。星轮片材质从第一阶段筛选的普通酚醛树脂层在板改进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而且玻璃纤维又从平直改为交叉编织。

在壳体的制造技术方面也有新进展,创造了在普通铣床上加工壳体星轮孔的加工方法,即双圆柱无间隙定心、误差放大后观测、逐步调整趋进理想位置的加工方法,基本实现了蜗杆星轮中心距±0.01mm的要求。

另外,设计制造完成了第三代加工蜗杆、星轮片专机。这两种专机加工范围大、能加工多种规格,为增加品种创造了条件,机床精度有所提高,刀具上也有所改进。在这样的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下,国内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制造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单螺杆空气压缩机产品的品种规格快速增多,生产厂家不断增加。除北一通外,先后出现了采雁、上海的飞和、施对德、浪潮长沙惠湘、阜新金昊、江汉石油第三机械厂等单螺杆空气压缩机生产厂,2000年后又出现正力、上海佳力士(采雁)、上海普渡等厂。此外,重庆压缩机、常德压缩机厂等也曾组装过。由于上海飞和等厂的共同努力,把多种规格的单螺杆空气压缩机产品推向市场,并成功地打开了市场,其中不少生产厂家的销售额仍能大幅度逐年上升,特别是1998年后上升势头强劲。

在这一阶段的中期,上海飞和集团汇集了压缩机、机床设计、精密测量仪设计等各行业专家,经过几年努力,首先实现了向大直径蜗杆、星轮片制造技术的跨越,自行设计完成了第四代加工专机,从而向市场推出了大排量单螺杆压缩机。继而,飞和集团成功地自行设计完成第五代专机,即高精度数控蜗杆加工专机和高精度数控星轮片加工专机,在单螺杆制造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个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星轮齿两侧曲面加工方法,从仿形法进展到滚切法。②专用机床的设计由原来的传动关系、强度及刚度设计进展到专用机床的精度设计。

目前飞和集团在加工高精度蜗杆、星轮片方面,刀具、工艺装备、专用机床直至检测仪器等已完整齐备。这是制造技术的坚实基础,为提高星轮片寿命提供了保障。从实际生产销售方面来看,飞和集团早已成为中国单螺杆压缩机的主导企业。而且由于生产销售的数量多,积累了更多的各种经验。综上所述,飞和集团的单螺杆技术已经处于成熟状况。(www.xing528.com)

在这一阶段中后期,由于单螺杆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星轮片材质也进行了第三次改进,采用了更好的材质,设计技术也更加成熟,使得单螺杆压缩机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现有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品种规格已相当齐全,甚至超出了国外产品,且其综合性能指标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单螺杆压缩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不均衡的过程,前十几年是艰难探索,缓慢进展,制造技术和产品性能都处于初期低级水平;后十几年单螺杆压缩机发展迅速,设计技术更加成熟。测试手段基本完善,品种规格齐全,制造技术(加工方法、刀具、专机)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产品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已有了单螺杆空气压缩机的行业标准,可以说我国单螺杆空气压缩机技术已经成熟。在这30年的发展中,单螺杆压缩机在我国从无到有,从低水平跨越到高水平,这是所有工厂、学校、院所研制人员锲而不舍、坚韧探索的结果。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单螺杆压缩机仅为单级压缩的空气压缩机,尚有不少可应用的领域等待研发,任重道远,发展空间广阔。从事单螺杆的企业、科研院校及科技人员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创新,为我国单螺杆压缩机进一步的发展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