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布置与建筑造型及传力路线的关系

结构布置与建筑造型及传力路线的关系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体系确定后,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总体布置密切相关。结构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避免刚度突变,避免薄弱层。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防震缝可与沉降缝、伸缩缝统一考虑,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防震缝应满足相应的最小宽度。

结构布置与建筑造型及传力路线的关系

结构体系确定后,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结构体系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能否做到先进合理,与结构总体布置密切相关。

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是指其对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的选择,除应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学要求外,在结构上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地震区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还应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要达到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学生往往因这一阶段的计算分析较少而不够重视,导致后续设计发生困难。

(一)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1.控制高宽比

高层建筑中,结构的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倾覆力矩将迅速增大。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H/B 不宜过大。一般应满足表3-2-4的要求。对于满足表3-2-4的高层建筑,一般可不进行整体稳定验算和倾覆验算。

2.减少平面和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

结构平面应尽量设计成规则、对称而简单的形状,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少因形状不规则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结构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避免刚度突变,避免薄弱层。结构上部形成缩小面积的突出部分,这种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鞭梢效应,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加强。局部错层或有夹层时,会形成同一层中长短柱相结合的情况,不利于抗震,短柱往往遭到破坏,应避免这种布置。

抗震设防的框—撑体系中,竖向支撑或剪力墙板的形式和布置在竖向宜一致,且应延伸至基础;钢框架柱则应至少延伸至地下一层。高层建筑钢结构与下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之间宜设置钢骨混凝土结构层作为上下两种结构类型之间的过渡层。

当存在表3-2-7中所列举的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类型时,应按规范要求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当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时,可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表3-2-7 结构不规则类型

3.变形缝的设置

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用温度缝分开;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用防震缝分开。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

高层建筑设置“三缝”,可以解决产生过大变形和内力的问题,但却又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例如:由于缝的两侧均需布置墙体或框架而使结构复杂和建筑使用不便;“三缝”使建筑立面处理困难;地下部分容易渗漏,防水困难等等;而更为突出的是,地震时缝两侧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位移急剧增大而发生相互碰撞,产生严重的震害。

近年来设计与施工经验表明,多层与高层建筑应当调整平面尺寸和结构布置,采取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尽量不设缝或少设缝;如果一定要设缝时,必须保证必要的缝宽以防止震害。

(1)伸缩缝:当房屋超过规定长度时,除基础外,上部结构用伸缩缝断开,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缝宽应满足相应规定。在地震区,如果设置伸缩缝,缝宽也要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当采用以下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收缩应力时,可不设伸缩缝:

1)在顶层、底层、山墙和内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或采用架空通风屋面。

3)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4)每隔30~40m 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膨胀性混凝土,宜在2 个月后浇灌,浇灌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灌时的温度。

(2)沉降缝:多层与高层建筑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上部结构开裂和破坏。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设置沉降缝,将两部分房屋从上部到基础全部断开。

1)在建筑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处。

2)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3)上部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不同,其相邻交接处。

4)基底标高相差过大,基础类型或基础处理不一致处。

在地震区,所设置的沉降缝也应做成防震缝所要求的宽度,以避免沉降缝两侧的房屋互相碰撞。

设置沉降缝会使基础构造复杂,特别是在有地下室、且地下水位较高时,渗漏问题不易解决。因此,在地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主楼和裙房部分的基础做成整体,不设沉降缝,这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当压缩性很小的土质不太深时,可以利用天然地基,把主楼和裙房部分放在一个刚度很大的整体基础上,使它们之间不产生沉降差。

2)当土质比较好,且地基土压缩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时,可先施工主楼,留后浇带。因主楼工期长,待主楼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施工裙房,使它们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设计时要考虑两个阶段基础受力状态不同,分别验算。

3)当裙房面积不大时,可以从主体结构的箱形基础上悬挑出基础梁,承受裙房的重量。还有很多处理方法,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条件综合考虑。

(3)防震缝:需进行抗震设计的多层与高层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宜设防震缝:

1)平面长度和外伸长度尺寸超出了规定的限值而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时。

2)各部分结构刚度相差很远,采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体系时。

3)各部分质量相差很大时。

4)各部分有较大错层时。

防震缝可与沉降缝、伸缩缝统一考虑,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防震缝应满足相应的最小宽度。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沿全高设置,当不作为沉降缝时,基础可以不断开。但在防震缝处基础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由于防震缝的宽度较大,会给多高层建筑设计和构造处理等带来困难,另外,地震时由于缝的两边单元间相互碰撞产生较严重的震害。因此,目前工程设计中大多倾向于不设防震缝。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简单、规则、对称,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是避免设缝的主要途径。对于8度、9度框架结构房屋不得不设缝时,可在防震缝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以减少防震缝两侧碰撞时的破坏。每一侧抗撞墙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见图3-2-3。

图3-2-3 抗撞墙示意图

钢结构房屋宜避免采用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需要设防震缝时,缝宽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二)混合结构体系结构布置

1.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选择合理的承重体系

(1)横墙承重体系,结构横向刚度较大,外墙一般不承重,门窗洞口的设置较为方便。常用于住宅,旅馆等建筑物。

(2)纵墙承重体系,结构横向刚度较小,但可形成较大空间。常用于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建筑物。

(3)纵横墙承重体系,其刚度特征介于前两种体系之间,它适用于建筑功能多样,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常用于多层综合楼。

2.混合结构布置原则

(1)首先应优先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从而形成空间刚度较大的盒式结构,提高抗震性能;其次可采用横墙承重方案。小砌块多层房屋不允许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2)结构平面和立面力求规整、体型简单,尽量减少收进与凸出及错层,局部大房间应尽可能放在顶层中部。质量和刚度力求均匀对称,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不应超过表3-2-2的要求。房屋总高度和层数不应超过表3-2-1的规定。

(3)房屋内部纵横向墙体的布置应形成十字形、L形、T 形,并应尽量避免端部无侧向墙约束的独立单片墙。墙体分布均匀,拉通对直,上下对齐,避免悬墙。每片横墙和纵墙开洞宜均匀,洞口上下对齐,尽量使同一轴线上的墙肢均匀等宽。内外墙厚和局部尺寸限值均需满足相应规定。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3-2-8要求。

表3-2-8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4)保证结构整体性,按规定设置圈梁和构造柱或芯柱、配筋砌体等,使墙体之间,墙体和楼盖之间的连接部位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5)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三)框架结构体系布里

1.结构布置原则

(1)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2)控制结构高宽比,以减少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其高宽比限值见表3-2-4。

(3)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简化设计及施工。

(4)房屋的总长度宜控制在最大温度伸缩缝间距内,当房屋长度超过规定值时,可设伸缩缝将房屋分成若干温度区段。

2.柱网和层高

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即平面框架的柱距(开间)与跨度(进深)和层高,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是满足建筑平面功能的要求,还要力求做到柱网平面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同时施工方便,有利于装配化、定型化和施工工业化。框架结构典型平面布置见图3-2-4。

图3-2-4 框架结构典型平面布置

(a)方形布置;(b)矩形布置;(c)圆形布置;(d)Y 形布置

3.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沿房屋纵横方向布置梁系,形成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作用。根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承重体系可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上布置主梁,在纵向上设置连系梁。如图3-2-5(a)所示,楼板支承在横向框架上,楼面竖向荷载传给横向框架主梁。由于横向框架跨数较少,主梁沿框架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由于竖向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所以纵向连系梁往往截面尺寸较小,这样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对于给定的净空要求使结构层高增加。

图3-2-5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

(a)纵向上设里连系梁;(b)横向上布置连系梁;(c)预制楼板布置形式;(d)现浇板布置形式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上布置框架主梁,在横向上布置连系梁。如图3-2-5(b)所示,楼面的竖向荷载主要沿纵向传递。由于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这样对于大空间房屋,净空较大,房屋布置灵活。不利的一面是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主梁。楼板的竖向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预制楼板通常布置成图3-2-5(c)形式。柱网较大的现浇楼盖,通常布置成图3-2-5(d)形式;柱网较小的现浇楼盖,楼板可以不设井字梁直接支承在框架主梁上。由于这种方案沿两个方向传力,因此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也较好,通常按空间框架体系进行内力分析。

在地震区,考虑到地震方向的随意性以及地震产生的破坏效应较大,因此应按双向承重进行布置。高层建筑承受的水平荷载较大,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也不应采用横向为刚接、纵向为铰接的结构体系。(www.xing528.com)

4.钢框架钢梁的布里

楼盖钢梁是结构体系中各抗侧力构件的连接杆件,钢梁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1)为了充分发挥结构体系的整体空间作用,主梁应与竖杆件直接相连;而每根钢柱在纵、横方向均应有钢梁与之连接,以减小柱的计算长度、保证柱的侧向稳定。

(2)主梁的布置,应使结构体系中的外柱承担尽可能多的楼盖竖向荷载;而角柱会出现高峰轴向拉应力,也需要利用较大的竖向荷载来平衡。

(3)连续的组合梁虽可减小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但次梁与主梁按受弯节点要求采用刚接连接时,将增加较多的焊接工作量;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中的楼盖结构较少采用网格梁或井字梁结构;除悬臂梁外,次梁宜与主梁铰接相连,并与楼板形成简支组合梁,以提高梁的承载力和减小梁的挠度。

(4)钢梁的间距应与所采用楼板类型的经济跨度相协调。在钢结构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的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其适用跨度为1.5~4m,经济跨度为2~3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平板的跨度则可达10m。

(四)剪力墙结构体系

现浇剪力墙体系布置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构件类型、施工工艺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

1.剪力墙的布置

(1)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对称,墙体布置力求均匀,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量接近。剪力墙平面布局应形成由纵、横两方向墙体组合成的闭口四边形或三角形,应避免不闭口的平面形状。

(2)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内外墙宜贯通对直。在平面上应沿建筑物的主轴方向布置。当建筑物为矩形、T 形和L形平面时,剪力墙可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当建筑物为三角形、Y 形平面时,剪力墙可沿三个主轴方向布置;当建筑物为圆形平面时,剪力墙多沿径向布置成辐射状。剪力墙宜贯通到顶,当顶层有大房间需要取消一部分剪力墙时,顶层的顶板和楼板宜按转换层楼板的要求适当加强。

(3)各片墙、各墙肢间剪力宜分散,不宜过分集中于少量墙片或墙肢上,每片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剪力不宜超过总剪力的40%,较长的剪力墙可用楼板或弱的连梁分为若干个独立墙段。每个墙段可以是整体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或壁式框架。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每个墙肢也不宜过小,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值不宜小于3。

(4)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避免使用错洞墙。洞口的设置应避免墙肢刚度相差悬殊。

2.剪力墙墙体上开洞的基本要求

(1)剪力墙墙体上开洞的位置和大小会从根本上影响剪力墙的分类及其相应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点。在设计中要求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协作配合,合理布置墙体上的洞口,避免出现对抗风、抗震不利的洞口位置,对于较大的洞口应尽量设计成上下洞口对齐成列布置,使之能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尽量避免上下洞口错列的不规则布置。

(2)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上下洞口不能对齐成列而需要错开时,应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采取下列措施:

①错洞墙。一级抗震等级情形,不应采用错洞墙,二、三级情形时不宜采用错洞墙。当必须采用错洞墙时,洞口错开距离不宜小于2m[图3-2-6(a)]。

②叠合错洞墙。抗震设计及非抗震设计中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当必须采用叠合错洞墙时,应按图3-2-6(b)所示的暗框架方式配筋。

③底层局部错洞墙。当采用这种形式的剪力墙时,其标准层洞口部位的竖向钢筋应延伸至底层,并在一、二层形成上下连续的暗柱,二层洞口下设暗梁,并加强配筋。底层墙截面的暗柱应伸入二层,见图3-2-6(c)所示。

图3-2-6 错洞剪力墙

(a)一般错洞墙;(b)叠合错洞墙;(c)底层局部错洞墙

(3)对于宽墙肢,一般当其截面高度大于8m 时可开门窗洞或开结构洞(事后再行堵砌),见图3-2-7,使一道剪力墙分为若干较均匀的墙肢。各墙肢可以是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墙或壁式框架,各墙肢的高宽比均不宜小于2。

图3-2-7 宽墙肢留结构洞

(4)洞口位置距墙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墙体受力合理及有利于配筋构造,可按图3-2-8所示要求来保证洞口位置距墙端保持必要的距离。

图3-2-8 洞口位置距墙端的最小距离

(5)门窗洞口的设置中应避免出现宽度B<3b(b 为墙肢厚度)的薄弱小墙肢,研究表明,这种薄弱小墙肢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早期破坏,即使加强纵向配筋及箍筋也很难避免。

(五)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1.剪力墙部分的布置原则

(1)需要抗震设防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双向布置剪力墙。剪力墙与框架柱的轴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内,如有偏心,其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该方向垂直边长的1/4。

(2)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是抵抗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它本身承受很大的剪力和弯矩。在设计中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并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来布置。若在平面中对称布置剪力墙有困难,则可调整有关部位剪力墙的长度和厚度,使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中心尽量与质量中心相接近,以减轻地震作用下对结构产生扭转作用的不利影响。

(3)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如下:

1)电梯间、楼梯间(它本来就需要用墙围护,在该处设置剪力墙对建筑空间的利用没有妨碍,并有利于加强楼盖结构)。

2)横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接近房屋的端部但又不在建筑物尽端(比设在中部位置能更有效地发挥抗扭转作用)。

3)建筑平面的复杂部位(由于该处平面复杂,受力状态复杂,需要特别加强)。

4)恒载较大的部位。

(4)不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如下:

1)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缝两侧都布置剪力墙时不便于支模施工)。

2)建筑物的尽端(剪力墙位于建筑物尽端时,不利于剪力墙底部的嵌固,需要较大刚度的基础结构。

3)纵向剪力墙的端开间(建筑物纵向较长时,不宜在建筑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以免温度变形约束作用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当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在上列位置设置剪力墙时,必须采取特别措施。

(5)纵向与横向相邻剪力墙宜互相交联成组布置成T 形、L 形、口形等形状,如图3-2-9所示。

图3-2-9 纵横剪力墙交联成组布置

(6)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避免沿高度方向突然中断而出现刚度突变。剪力墙厚度沿高度宜逐渐减薄,每次减薄的厚度不宜超过100mm。

(7)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不宜过大,否则就应按剪力墙开洞的基本要求开设结构洞。

(8)剪力墙的间距宜满足表3-2-9规定的要求。为使楼层水平剪力可靠地传递给剪力墙,不仅楼盖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及足够的平面刚度,而且剪力墙的最大间距应根据是否有抗震设防要求及楼盖型式按表3-2-9来确定。

表3-2-9 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注 1.B 为楼盖的宽度。
2.装配整体式楼盖指装配式楼面上做配筋现浇层。
3.现浇部分厚度大于60mm 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叠合楼板可作为现浇楼板考虑。
4.剪力墙之间的楼面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

(9)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数量很少,又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因此尽量不开洞,少开洞、开小洞。如需开洞,则洞口边长不宜超过800mm。剪力墙上的洞口宜布置在截面的中部,避免开在端部或紧靠柱边,洞口至柱边的距离不宜小于墙厚的2 倍,开洞面积不宜大于墙面积的1/6,洞口宜上下对齐,上下洞口间的高度(包括梁)不宜小于层高的1/5。洞两边应配暗柱。

(10)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合理数量,是关系到框架—剪力墙体系是否安全、经济、合理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多设剪力墙对抗震有利,但超过一定限度,会使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过大,框架不能发挥作用,因而不经济、不合理。在满足规范许可位移的前提下,剪力墙的数量应尽量少。为了能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体系的结构特性,剪力墙在结构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弯矩值(可按第一振型计算)不少于总地震弯矩值的50%。

为了便于初估,根据以往的工程实践,剪力墙纵横方向总截面面积AW、框架柱截面面积Ac 和楼面面积Af 之间,大致有表3-2-10的关系,当层数多,高度大的框—剪体系,宜取表中上限值。

表3-2-10 底层结构截面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

当设防烈度或场地类别不同时,可根据上述数值适当增减。

2.框架布置要求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构造要求应满足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应满足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此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故框架应采用纵横双向梁柱刚接体系。框架梁柱的轴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内,梁、柱轴线间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1/4。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常与框架梁柱形成带边框的剪力墙结构,边框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 倍,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的3 倍,边框柱的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5 倍,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柱宽度。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框架柱底部承受的地震力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力的20%时,一、二级柱的轴压比限值可分别按框架结构中柱的轴压比限值提高0.1 采用。当剪力墙承担的总弯矩占地震力产生的总弯矩的50%以上且超过值较多时,框架柱的轴压比可较纯框架结构中柱的轴压比适当放宽。

(4)框架—剪力墙结构当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时,为使楼盖在自身平面内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设计假定,应保证楼盖与剪力墙具有可靠连接及其整体性,装配式楼、屋面板应有配筋现浇层,板与板、板与梁应通过板缝及叠合梁浇混凝土连成整体。

(六)楼、屋盖结构的选择

楼屋盖结构是在各片抗侧力结构间传递水平力的主要构件,通常作刚性楼面假定进行结构简化计算。因此选择正确的楼屋盖结构,保证楼屋面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平面刚度,是保证结构设计计算正确合理的重要措施。

(1)钢筋混凝土房屋高度超过50m 时,宜采用现浇楼面结构。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开洞或开洞过大的楼层应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常用的现浇楼面结构型式有:现浇单向板、双向板肋梁楼盖,现浇密肋楼盖,后张无粘接预应力现浇楼盖等。

(2)钢筋混凝土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除现浇楼面外,还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剪力墙或框—剪结构也可采用与剪力墙有可靠连接的预制大楼板楼面。

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时,现浇面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并应双向配置直径φ4~φ6、间距150~250mm 的钢筋网。

当剪力墙结构采用预制板时,预制板应均匀排列,板缝拉开的宽度不宜大于40mm,板缝大于40mm 时应在板缝内配钢筋,形成板缝梁,并宜贯通整个结构单元。预制板板缝、板缝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装配式楼屋盖整体性和刚性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结构的可靠连接;不宜用于高层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

(4)当楼面被洞口或平面凹凸等造成局部楼盖削弱过多时,应加强楼盖削弱部位,以保证楼盖的刚性。

(5)在多、高层钢结构民用建筑中,宜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板组合楼盖。它是利用成型的压型钢板铺设在钢梁上,通过纵向剪力连接件和钢梁上翼缘焊牢,然后在压型钢板上现浇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构成。这种组合楼板强度高、刚度大、延性好、整体性强;压型钢板作为永久性模板,构造简单,总造价较为经济。

组合楼板的总厚度不应小于90mm,在压型钢板表面上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压型钢板应采用镀锌钢板,在钢梁上的支撑长度不应小于50mm;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适用跨度为1.5~4m,经济跨度为2~3m。

(6)对不超过12 层的钢结构房屋,尚可采用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其他轻型楼板。并将楼板预埋件与钢梁焊接,或采取其他保证楼盖整体性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