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纱机的喂入与牵伸:优化工艺和机构

细纱机的喂入与牵伸:优化工艺和机构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牵伸机构牵伸部分的机构主要包括罗拉、轴承、胶辊、胶圈、胶圈销、集合器、加压机构和吸棉装置等。前区为长短胶圈牵伸,后区为简单罗拉牵伸。V形牵伸细纱机的后牵伸区改善了进入前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为提高成纱质量创造了条件。

细纱机的喂入与牵伸:优化工艺和机构

(一)喂入机构

细纱机的喂入部分包括粗纱架、粗纱支持器、导纱杆和横动装置等组成,喂入部分在工艺上要求退绕顺利,尽量减少意外牵伸。

(二)牵伸机构

牵伸部分的机构主要包括罗拉、轴承胶辊、胶圈、胶圈销、集合器、加压机构和吸棉装置等。

1.细纱机的牵伸形式

(1)SKF牵伸装置如图1-8-5所示,前、中、后罗拉直径分别为25mm、25mm、25mm;前胶辊前移2mm,中胶辊后移2mm。前区为长短胶圈牵伸,后区为简单罗拉牵伸。

图1-8-5 SKF牵伸装置

(2)V形牵伸装置如图1-8-6所示。通过上抬后罗拉、后置后胶辊,须条从后端到前端呈V形进入,加强了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运动的控制。V形牵伸细纱机的后牵伸区改善了进入前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为提高成纱质量创造了条件。

图1-8-6 V形牵伸装置

(3)附加压力棒牵伸装置:在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后区增加压力棒,使须条在后区形成曲线通道,压力棒对须条中的纤维产生较大的压力及较大的附加摩擦力界,并对纤维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如图1-8-7及图1-8-8所示。

图1-8-7 SKF牵伸装置后区压力棒(www.xing528.com)

图1-8-8 V形曲线牵伸装置前、后区压力棒

2.牵伸工艺配置 细纱机的牵伸工艺包括自由区长度、钳口隔距、加压、罗拉握持距、牵伸倍数等。

(1)自由区长度:自由区长度是指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间的距离,通常以上销或下销前缘至前罗拉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表示。缩短浮游区长度,会使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靠近而集中,纤维变速点稳定。但自由区长度过小,会引起牵伸力剧增,握持力难以满足牵伸力的要求,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2)胶圈钳口隔距:适当缩小胶圈钳口的隔距,有利于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但钳口隔距过小,会使牵伸力增大。胶圈钳口隔距可根据纺纱线密度、喂入定量、胶圈特性、纤维性能及罗拉加压等条件而定,见表1-8-1。

表1-8-1 纺纱线密度与钳口隔距的关系

(3)罗拉加压:为了使牵伸顺利进行,罗拉钳口必须具有足够而又可靠的握持力,以适应牵伸力的变化。中特纱的罗拉加压范围见表1-8-2。

表1-8-2罗拉加压范围

(4)后区牵伸倍数:实践证明,后区牵伸力波动小时,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牵伸力大,牵伸力不匀率小。一般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为1.02~1.4倍,根据所纺纤维的类型、性能及牵伸装置种类进行适当选择。

(5)后区罗拉握持距:握持距的大小与牵伸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握持距大,牵伸力小;反之,牵伸力大。所以罗拉握持距应根据粗纱的定量、纤维长度、粗纱捻系数、温湿度等因数确定。后罗拉握持距纺棉时一般为44~54mm,纺化纤时一般为45~60mm。

(6)粗纱捻系数:在细纱机的后区牵伸中,有捻粗纱可产生附加摩擦力界,增强后牵伸区纱条的紧密度。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对降低细纱断头、提高成纱均匀度是有利的。一般粗纱捻系数为90~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