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牵伸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详解

牵伸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纱机牵伸机构的不同,对细纱工序牵伸能力有不同影响,直接影响总牵伸配置和前后区牵伸的分配原则。根据Rieter公司和Vouk公司建议,精梳准备工序总牵伸倍数不宜超过10。

牵伸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详解

1.合理选定生条定量确立纺纱系统牵伸分配的基础 以CJ14.6tex品种为例,采用成卷开清棉工艺计算,纺纱系统将承担20000倍以上的牵伸,配置在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等工序。因此,要取得优质的成纱质量和兼顾劳动生产率提高,取得技术经济的良好效果,必须结合纺纱系统各工序装备条件,合理各工序牵伸分配,发挥出系统的整体效能。

生条定量影响纺纱系统总牵伸配置和各工序分配,同时就清梳工序自身来说,生条定量对成纱质量至关重要。生条定量合理控制,有利于锡林针面负荷减轻和道夫转移率提高,有利于纱线品质改善。在确保质量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生条定量增加必须建立在保证必要的生条纤维梳理度基础上。

表2-6参考瑞士Rieter公司对主要产品系统工艺配置中,梳棉条子推荐的线密度,以及推算出的生条干定量值。

表2-6 瑞士Rieter公司推荐梳棉工序线密度值及生条定量推算值

2.合理运用并合原理配置牵伸 传统纺纱工艺中并合与牵伸往往是一对矛盾,传统工艺的并合主要是通过棉条与棉条间并合来解决片段不匀问题和纤维间混和问题,因此传统工艺往往强调大并合数,重视多道并合和多数并合的理论。而实际生产中大并合数必然相应加大牵伸倍数,传统工艺装备中由于牵伸机构还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因而牵伸倍数的加大往往会导致半制品内在结构变化,产生条干指数恶化,条子、卷子粘连增加等不良工艺效果。

现代纺纱工艺中的并合技术,在传统的棉条并合基础上,更多地运用了清梳联多包混和、多仓混和、梳棉自调匀整技术、精梳准备工序的棉层叠合复并技术和并条机自调匀整技术,来解决片段不匀问题和纤维间混和问题,而不是靠单纯增加并合数来提高混和效果,带来牵伸负担加重的负面影响,合理地处理好并合与牵伸的关系。

表2-7为采用清梳联→预并→条并卷→高效能精梳工艺流程中,两种不同准备工艺方案的对比。

表2-7 高效能精梳准备工序不同工艺方案对比表

在生条定量和小卷定量相同的条件下,工艺方案1较多考虑了多并合数,预并工序8根,条并卷工序26根,使准备工序总并合数达208根,而相应预并工序牵伸和条并卷工序牵伸都较大,准备工序总牵伸倍数达13.77,预并由于喂入生条弯钩纤维较多,较多并合数配置较大牵伸会导致不良质量效果。而条并卷机其牵伸形式较为简单,不宜承担过多牵伸负担,体现在工艺效果上小卷粘连毛绒感严重,精梳条棉结、条干指标及成纱千米棉结不理想。根据Rieter公司和Vouk公司建议,精梳准备工序总牵伸倍数不宜超过10。因而在工艺方案2中,降低了总并合数,预并工序为5根,条并卷工序24根,使准备工序总并合数降为120根,相应预并牵伸倍数降为5.22,条并卷牵伸倍数降为1.57,准备工序总牵伸倍数降低为7.85。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方案2,使小卷粘连情况改善,精条棉结、条干和成纱千米棉结、单强CV值较方案1改善20%以上,由于前道采用清梳联技术、条并卷叠合复并技术,虽然精梳准备工序的棉条并合数由208根降为120个,但纤维混和效果不受影响,工艺方案2推广生产高档纯棉精梳针织纱品种,未出现由于混和不良而产生的色档、色差、条影等布面质量问题。(www.xing528.com)

3.在细纱牵伸分配中,应把握以下重要工艺原则

(1)根据产品原料和结构的不同,如普梳、精梳、化纤混纺类,低、中、高特纱类等,以及生产半制品装备条件和半制品结构条件,合理配置细纱总牵伸和前后区牵伸。

(2)细纱机牵伸机构的不同,对细纱工序牵伸能力有不同影响,直接影响总牵伸配置和前后区牵伸的分配原则。

(3)合理细纱牵伸分配,应考虑成纱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指标,如对条干、常发纱疵、强力、毛羽、断头等不同质量特性指标的影响。

纺纱生产系统的牵伸分配,不仅是个系统的工艺问题,同时又是值得研究的技术经济问题,与纺纱生产质量、产量、劳动生产率有着直接关系,在传统纺纱工艺理论的基础上,应根据装备技术条件的变化,合理优化各工序牵伸分配,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效能。

4.各工序线密度(定量)的选定与牵伸分配实例

(1)线密度的选定要综合考虑原料种类、性能、细纱线密度、车间装备技术条件等因素,14.5tex棉纱各工序线密度(定量)的选定见表2-8。

表2-8 各工序线密度(定量)的选定

(2)牵伸分配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