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线路优化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线路优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是利用自耦变压器能改变电压大小的特点,在起动电动机时让自耦变压器将电压降低供给电动机,起动完成后再将电压升高提供给电动机。图2-27为单相自耦变压器,电动机减压起动时常采用三相自耦变压器。用作电动机起动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又称自耦减压起动器或补偿器,其结构原理如图2-28所示。由QJ3起动器构成的手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如图2-30所示。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线路优化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是利用自耦变压器能改变电压大小的特点,在起动电动机时让自耦变压器将电压降低供给电动机,起动完成后再将电压升高提供给电动机。

1.自耦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的结构与符号如图2-27所示。

978-7-111-48019-8-Chapter02-27.jpg

图2-27 自耦变压器

从图2-27可以看出,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绕组(匝数为N1),在绕组的中间部分(图中为A点)引出一个接线端,这样就将绕组的一部分当做二次绕组(匝数为N2)。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变压器相同,也可以改变电压的大小,其规律同样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

U1/U2=N1/N2=K

从式子可以看出,改变匝数N2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U2的大小,N2越少,U2电压越低。

图2-27为单相自耦变压器,电动机减压起动时常采用三相自耦变压器。用作电动机起动的三相自耦变压器又称自耦减压起动器或补偿器,其结构原理如图2-28所示。

978-7-111-48019-8-Chapter02-28.jpg

图2-28 自耦减压起动器或补偿器结构原理

从图2-28可以看出,自耦减压起动器有三相线圈,在使用时,三相线圈的末端连接在一起接成星形,首端分别与L1、L2、L3三相电源连接。自耦减压起动器还有三个联动开关,每个开关都有“运行”、“停止”、“起动”三个挡位,当开关处于“停止”挡位时,开关触头悬空,电动机无供电不工作;当开关处于“运行”挡位时,三相电源直接供给电动机,电动机全压运行;当开关处于“起动”挡位时,三相电源经变压器降压至80%供给电动机,电动机减压起动。

2.手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手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常用到QJ3油浸式起动器,其外形如图2-29所示,这种起动器内部除了有三相自耦变压器结构外,还包括一些保护装置。由QJ3起动器构成的手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如图2-30所示。

978-7-111-48019-8-Chapter02-29.jpg

图2-29 QJ3油浸式起动器

978-7-111-48019-8-Chapter02-30.jpg

图2-30由QJ3起动器构成的手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图2-30虚线框内部分为起动器,它有六个接线端,分别与三相电源和电动机连接,操作起动器的手柄可以对电动机进行起动/停止/运行控制。

线路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闭合电源开关QS。

2)减压起动。将起动器手柄旋至“起动”挡→与手柄联动的五个动触头与上方各自的静触头接通→左方两个触头接通,将自耦变压器的三相线圈末端连接在一起(即接成星形);右方三个触头接通,将三相电源送到三相线圈的首端→取三相线圈上65%的电压送给电动机→电动机被减压起动。

3)全压供电。将起动器手柄旋至“运行”挡→与手柄联动的左方两个动触头悬空,右方三个动触头与下方各自的静触头接通→三相电源直接通过热继电器发热元件FR送给电动机→电动机全压运行。

4)停止控制。按下停止按钮SB1→起动器的欠电压脱扣线圈KV失电→线圈KV无法吸引内部衔铁,通过传动机构让起动器自动掉闸,手柄自动旋至“停止”挡→与手柄联动的五个动触头均悬空→电动机失电停转。

5)断开电源开关QS。(www.xing528.com)

采用QJ3系列起动器来减压起动时,由于手柄切换挡位时都是带电操作,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容易出现电弧,为了消除电弧对触头的损伤,与手柄联动的几个触头都要浸在绝缘油内。

3.按钮、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按钮、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如图2—31所示,由于采用了接触器来进行减压、全压切换,故只需用普通的白耦变压器即可。

978-7-111-48019-8-Chapter02-31.jpg

图2-31 按钮、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线路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闭合电源开关QS。

2)减压起动。按下减压起动按钮SB1→线圈KM1得电→KM1主触头闭合、KM1常开辅助触头闭合、KM1常闭触头断开→KM1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TM降压端与电动机连接;KM1常开辅助触头闭合,使KM2线圈得电;KM1常闭辅助触头断开,使KM3线圈无法得电→KM2线圈得电使KM2主触头闭合、KM2常开辅助触头闭合→KM2主触头闭合,三相电源送给自耦变压器TM,经降压后通过KM1主触头送给电动机,电动机被减压起动;KM2常开辅助触头闭合,让KM1、KM2线圈在SB1断开时继续得电(自锁)。

3)全压供电。电动机减压起动运转后,按下全压运行按钮SB2→中间继电器线圈KA得电→KA常开触头闭合、KA常闭辅助触头断开→KA常开触头闭合使KA线圈在SB2断开时能继续得电(自锁);KA常闭辅助触头断开使KM1线圈失电→KM1线圈失电会使KM1主触头断开、KM1常闭辅助触头闭合、KM1常开辅助触头断开→KM1主触头断开,将提供给电动机的低压切断;KM1常开辅助触头断开使KM2线圈失电;KM1常闭辅助触头闭合使线圈KM3得电→KM2线圈失电使KM2主触头断开,三相电源无法送给自耦变压器;KM2线圈失电也使KM2常开辅助触头断开;线圈KM3得电使KM3主触头闭合,三相电源直接送给电动机,让电动机全压运行,另外线圈KM3得电使KM3常开辅助触头闭合,让线圈KM3在SB2断开时能继续得到供电。

4)停止控制。按下停止按钮SB3→线圈KM1、KM2、KM3均失电→KM1、KM2、KM3主触头均断开→电动机供电被切断而停转。

5)断开电源开关QS。

该线路在需要先操作减压起动按钮SB1,再操作按钮SB2时才有效,这样可以避免误操作对电动机进行全压起动。

4.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如图2-3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线路由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指示电路构成,指示电路中有三个指示灯,HL1为电源指示灯,HL2为减压起动指示灯,HL3为全压运行指示灯。

978-7-111-48019-8-Chapter02-32.jpg

图2-32 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

线路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闭合电源开关QS。QS闭合后,L1、L2两相电压加到变压器TC一次绕组,经降压后在二次绕组得到较低的电压,该电压经中间继电器KA常闭触点和KM1常闭辅助触头送到HL1两端,HL1亮,显示电路处于通电状态。

2)减压起动。按下减压起动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和时间继电器KT线圈均得电→KM1线圈通电使KM1主触头闭合、KM1两个常开辅助触头(1、3和15、19)闭合、KM1两个常闭辅助触头(9、11和15、17)断开→KM1主触头闭合,三相电源送给自耦变压器TM,经降压后送到电动机,电动机被减压起动;KM1常开辅助触头(1、3)闭合使KM1线圈在SB1断开时能继续得电,KM1常开辅助触头(15、19)闭合使HL2得电显示电路为减压起动状态;KM1常闭辅助触头(9、11)断开使KM2线圈无法得电,KM1常闭辅助触头(15、17)断开使HL1失电熄灭。

3)全压运行。电动机减压起动运转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KT线圈也通电一段时间→KT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线圈KA得电→KA两个常开触点(1、7和1、9)闭合、KA两个常闭辅助触点(3、5和13、15)断开→KA常开触点(1、7)闭合使KA线圈在SB1断开时能继续得电(自锁);KA常闭辅助触点(3、5)断开使KM1线圈失电;KA常闭辅助触点(13、15)断开使HL2供电切断→KM1线圈失电使主触头断开、两个常开辅助触头(1、3和15、19)断开、两个常闭辅助触头(9、11和15、17)闭合→KM1主触头断开使自耦变压器失电;常开辅助触头(1、3)断开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失电;常闭辅助触头(9、11)闭合使KM2线圈得电→KM2线圈得电使KM2主触头闭合、常开辅助触头(13、21)闭合、两个常闭触头断开→KM2主触头闭合使三相电源直接送给电动机,电动机全压运行;常开辅助触头(13、21)闭合使HL3得电指示状态为全压运行;两个常闭触头断开使自耦变压器三组线圈中性点连接切断。

4)停止控制。按下停止按钮SB2→线圈KM1、KM2、KT、KA均失电→KM1、KM2主触头均断开,KA常闭触点(13、15)闭合、KM1常闭辅助触头(15、17)闭合→电动机供电被切断而停转,同时HL1得电指示电路为通电未工作状态(待机状态)。

5)断开电源开关QS。

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起动器降压线路操作简单,降压大小可通过自耦变压器调节,减压起动时间可通过时间继电器调节,另外还有工作状态指示功能,适用于交流50Hz、电压为380V、功率在14~300kW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由于这种降压控制线路优点突出,所以一些厂家将它制成减压起动自动控制设备,如XJ01系列自动控制起动器就采用这种电路制作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