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对称链路容量分配优化方案

非对称链路容量分配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TDD的一大优势是它能够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可用资源进行调整,以实现与蜂窝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流量特性的完美匹配。这可以通过改变双工转换点从而将容量从上行链路移到下行链路来实现。可以对LTE TDD帧结构进行调整,从上行链路移到下行链路转换点的周期取值为5ms或10ms。因此,广域内LTE TDD系统的同步通常是采用帧量级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级来完成的。

非对称链路容量分配优化方案

TDD的一大优势是它能够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可用资源(时间和频率)进行调整,以实现与蜂窝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流量特性的完美匹配。这可以通过改变双工转换点从而将容量从上行链路移到下行链路(或将容量从下行链路移到上行链路)来实现。可以对LTE TDD帧结构进行调整,从上行链路移到下行链路转换点的周期取值为5ms或10ms。由此得到的资源分离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位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

1)在每个10ms帧中,分配给上行链路一个1ms子帧,分配给下行链路8个1ms子帧;

2)如果我们想最大限度地提高上行链路容量,在每个5ms帧中,我们为上行链路分配3个子帧,为上行链路分配1个子帧。这样得到的上行链路激活因子可以在10%~60%范围内进行调整(如果我们不考虑UpPTS的话)。(www.xing528.com)

对于涉及几个蜂窝的连续覆盖范围来说,通常是在蜂窝之间对所选的非对称性进行排列,以避免传输方向之间产生干扰(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章节中进行了描述)。因此,广域内LTE TDD系统的同步通常是采用帧量级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级来完成的。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级很少发生变化,且Release 8中的LTE TDD相关信令已经根据假设条件(例如LTETDD Release8蜂窝系统为静态或半静态系统)进行了优化。UE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获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SIB-1是经由动态广播信道(Dynamic Broadcast Channel,D-BCH)传输到蜂窝的,其更新周期为80ms。知道蜂窝中使用何种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对于UE获取关键控制信道的位置信息以及自适应方法(如HARQ)的定时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