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豫北锣戏:历史丰富剧目的萧条现状

豫北锣戏:历史丰富剧目的萧条现状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锣戏目前已处于几近灭绝之势,没有职业团体。2008年10月起,笔者通过田野考察,详细记录了目前豫北地区锣戏剧团的演出情况 。因此,在上述2008至2011年的四年持续性考察中,豫北锣戏共应邀演出11次。从历史上锣戏演出的丰富剧目,到如今仅仅二十余出的现状,差距是令人惊讶的,而其中的缘由又是发人深思的。由于着手较晚,目前仅是以豫北的锣戏剧团为考察对象,在剧目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梳理,更多、更艰巨的研究性工作还未曾展开。

豫北锣戏:历史丰富剧目的萧条现状

锣戏目前已处于几近灭绝之势,没有职业团体。笔者经多方寻找,发现还有三个业余团体维持着时断时续的演出活动。它们分别是河南安阳市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李关寨村锣戏剧团,以及濮阳范县杨集乡李马桥村锣戏剧团。由于人员缺乏,上述三个剧团已无法进行独立演出,往往是在一个剧团联系好演出地点和时间后,通知其他两个剧团的成员前来,共同完成演出。2008年10月起,笔者通过田野考察,详细记录了目前豫北地区锣戏剧团的演出情况(实际上,每次演出都是由三个团的演职人员共同完成的,因此这里就不再具体说明每一次演出的剧团)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该地区的锣戏剧团共进行了11次演出活动,现以时间为序统计如下:

由于演出条件差、收入低、演出不正常,锣戏的演员资源已经极度匮乏,剧目也大量流失。因此,在上述2008至2011年的四年持续性考察中,豫北锣戏共应邀演出11次。每次演出的时间多则七天,少则两天,主要演出剧目仅有二十余出,它们分别是:

大戏:《二王篡朝》《杨景征南》《木总成投亲》《困并州》《山东府》《火烧赵家楼》《太平车》《大神戏》《三省庄》《核桃园》《太原府》《火龙驹》《罗成扮花姐》《淤泥河》《武信盗马》《杀闺女》。

垫戏:《李存孝过江》《拐妗子》《锯缸》《观灯》。

历史上锣戏演出的丰富剧目,到如今仅仅二十余出的现状,差距是令人惊讶的,而其中的缘由又是发人深思的。在前述引用的历史记载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锣戏在孕育以豫剧为代表的多个剧种的历史贡献,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剧目,以及音乐曲牌的多样,为什么在近代它却逐渐走向衰微,直至目前的濒危之势呢?在河南地方剧种后起之秀——豫剧如日中天地盛行于中原大地,并影响全国的时候,为什么早已成熟的锣戏却基本不为今人所知?历史选择的原则是什么?锣戏曾经繁盛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如今濒危的因由又在哪里?而对于锣戏衰落过程的研究是否对于其他剧种的发展有些许借鉴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了笔者面前。由于着手较晚,目前仅是以豫北的锣戏剧团为考察对象,在剧目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梳理,更多、更艰巨的研究性工作还未曾展开。(www.xing528.com)

已故的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说:

如果我们看不到戏剧界这点不景气,那是盲目。我们看到了而不敢正视,那是懦弱。我们看见了,而又不去探讨、研究、解决它,那是不负责任。看见了,敢讲了,但又拿不出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是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这个时代。

曹禺先生对于现今戏剧界整体呈现出的不景气现象是认识深刻的,对于探讨、研究、解决目前局面的希望是殷切的。而当笔者每一次面对朴实憨厚、热爱锣戏艺术,但又不知锣戏命运将何去何从的农民艺人时,内心总有阵阵隐痛。他们那一双双对我寄予无限希望的眼睛使我感到焦急和惭愧。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诚希望同样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戏曲的有识之士能与笔者并肩前进,在锣戏依然“存活”的今天给予它更多的关注,而不是在它灭绝之后报以淡淡的、无奈的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