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领导批评技巧,激发下属接纳与成长

发展领导批评技巧,激发下属接纳与成长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先生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提到以前的一位老师,很有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老师当年讲的话,可能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李先生说,自己从小调皮捣蛋,整天打架,无心学习,顽劣成性,没有哪个老师能把他驯服。如果没有那位女老师激励的话语,也许李先生就不会拥有如此成功的人生。这样一来,下属在遭受领导的批评之后,只会对其充满感激,而非抱怨。

发展领导批评技巧,激发下属接纳与成长

对于每一个领导来说,批评是一种必要的强化手段,批评与表扬是相辅相成的。批评也要讲艺术性,批评本身是一种指责,如果运用不当,下属就只会记住你的批评而不是自己的错误。作为一个领导,你应该尽量减少批评带来的副作用,尽可能地削弱下级对批评的抵触情绪,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批评效果。但在某些领导看来,批评就是全盘否定,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忽视其优点。

史金纳教授提出了自己教学的基本观点:“用激励代替批评。”他是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用动物和人的实验来证明:当减少批评、多多激励对方的时候,他所做的好事就会增加,而那些比较不好的事情就会因为受忽视而逐渐萎缩。激励富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人重新改变自我,发愤图强,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化为工作的热情。所以,领导在面对下级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小错误的时候,批评下属要尽显善意,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这样才能够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他身上的那些小问题、小缺点就会因为你的忽视而逐渐消失不见。

很多年以前,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个工厂里做工。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并且梦想着当一个世界闻名的歌星。当他遇到他的第一位老师的时候,他满是自豪地把自己的梦想告诉老师。可是老师非但没有给他鼓励,反而使他泄气,老师表示怀疑地说:“你根本不适合唱歌,你五音不全,唱歌的时候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

他很伤心地回到家里,但是他的母亲——一位穷苦的农妇则不以为然,她亲切地搂着自己的孩子,激励他说:“孩子,你能唱歌,你一定能把歌唱好。瞧,你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母亲节省下每一分钱,送她的儿子上音乐课。正是这位母亲的嘉许,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名字就叫恩瑞哥·卡罗素,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最著名的歌剧演唱家。

母亲的激励与老师的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母亲的激励是善意的,而老师的批评虽然说不上恶意,但确实刺伤了小男孩幼小的自尊心。试想,如果这位小男孩没有得到来自母亲的激励与赞许,只是沉浸在被老师无情打击的痛苦中,那么,这个世界也许就失去了一位著名的歌剧家。

在工作中,领导应适当表露自己的善意,对下级少一分指责、多一些嘉许,这样,不仅让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也会给予对方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领导不应该怀着私心,或自己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就对他人的行为采取贬低或者批评的态度。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也许就是你那一句微不足道的激励,给了那些需要动力的人无穷的力量,给了那些身处逆境的下属奋勇向前的信心。(www.xing528.com)

李先生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提到以前的一位老师,很有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老师当年讲的话,可能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李先生说,自己从小调皮捣蛋,整天打架,无心学习,顽劣成性,没有哪个老师能把他驯服。后来有位年轻的女老师当了他的班主任,在一次他把邻班同学的头打破以后,老师找他到办公室,温和地对他说:“我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你看你这次考试又有进步了,老师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学习,把自己的聪明劲用到学习上来……”

他说老师的话对年少的他触动很大,他没想到老师会真诚地夸奖他,认为他很聪明。于是,他决心改掉所有的劣习,好好学习。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一样是批评,有的人却说得更动听,更能打动人心。如果没有那位女老师激励的话语,也许李先生就不会拥有如此成功的人生。批评本身是具有伤害性的,而卓越的领导,则会把批评的伤害性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一来,下属在遭受领导的批评之后,只会对其充满感激,而非抱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