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生活:幸福的真谛

内生活:幸福的真谛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家称其为“外在的快乐”。关于幸福的逆向界定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外在的快乐”、不是巴胺与内啡肽的混合物。一项世界范围的研究显示,那些获得持久幸福感的人拥有的钱大多只够基本消费。人需要有自己的内生活,这是人的本质意志使然,内生活的幸福才是人真正的幸福所在。内生活的第一条件就是自主,可见自主性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习不可或缺的要义。

内生活:幸福的真谛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无边的消费主义、精致的物质主义、价值的虚无主义的小时代。“在过去35年中,美国人的人均收入增加了70%,人均居住面积也翻番了,但是人均幸福程度并没有丝毫增长。”[10]关于幸福的逆向界定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大房子、不是宝马车。

在一个被闪烁荧屏包围的世界、一个被不健康的美食奢侈品诱惑的世界,我们仍在不断寻求刺激、追求高峰体验。研究表明,一想到幸福,我们的记忆就会出现盲点,通常只回忆起一生中的高峰体验,比如说得奖或是买到了某样漂亮东西时的兴奋。专家称其为“外在的快乐”。关于幸福的逆向界定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外在的快乐”、不是巴胺与内啡肽的混合物。

一项世界范围的研究显示,那些获得持久幸福感的人拥有的钱大多只够基本消费。近20年来,商品经济大面积地释放了中国社会的世俗诉求,对物质的贪欲被无节制地放纵。在很多人眼里拜物教才是俗世的真正宗教,我们却从中发现了社区学习共同体这块“绿洲”。它的顽强存在说明了什么?(www.xing528.com)

人需要有自己的内生活,这是人的本质意志使然,内生活的幸福才是人真正的幸福所在。它偏偏惠顾那些相对弱势的人,恰可证明“上帝的公平”。广告总是向我们推销年轻的形象有多好,成功者的形象有多潇洒,却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即随着年龄增长,智慧和自由也在增长,就像幸福一样,幸福程度达到最高峰往往是在退出职场之后,它属于那些诗意栖居的人。内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陶渊明不习惯“心为形役”,所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内生活的第一条件就是自主,可见自主性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习不可或缺的要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