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游讲解礼仪:规范仪态与手势

导游讲解礼仪:规范仪态与手势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导游,除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还需要通晓导游讲解的礼仪规范,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导游讲解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二)导游讲解仪态1.站姿站姿很容易表现出一个人内在和外在的风度。导游人员讲解时,站姿要规范,挺胸立腰、端正庄重。导游讲解常用的手势有指示手势、象形手势和情感手势。

导游讲解礼仪:规范仪态与手势

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导游讲解是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形象描述、对人文景观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美、求乐的旅游需求。作为一名导游,除了高超语言驾驭能力,还需要通晓导游讲解的礼仪规范,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游讲解的选择

1.讲解时机的选择

针对游客的不同心理,应该选择不同的讲解时机。一般选择在游客求知欲最强或者一知半解的时候讲解,效果会更好。

2.讲解地点的选择

导游员应该善于从景观、环境情趣三方面来选择最佳的讲解地点。如某些景观只有在特别的角度才能体现其特征,导游应选择最佳的地点讲解才能惟妙惟肖。

3.讲解对象的选择

景区的景观很多,导游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导游在进行讲解时,一定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

导游员驾驭语言的能力越强,旅游者的满意程度也就越高。可见,导游语言的表达事关导游员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导游员语言的表达应力求做到正确、清楚、流畅、生动和灵活。这是导游讲解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二)导游讲解仪态

1.站姿

站姿很容易表现出一个人内在和外在的风度。导游人员讲解时,站姿要规范,挺胸立腰、端正庄重。在车内讲解时,必须起身站立,面对客人。

在实地导游时,一般不要边走边讲。在讲解时,应该停下来,面对客人,把重心放在脚上,上身要平稳。

2.表情(www.xing528.com)

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眼、眉、嘴、鼻和面部肌肉的变化。讲解时的面部表情有助于讲解内容的情感表达。此外,导游讲解是导游和游客之间的一种互动,游客可以通过导游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更好地理解讲解的内容。

3.手势

手势是对内容的生动表达。恰当的手势可以生动地传递出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导游讲解常用的手势有指示手势、象形手势和情感手势。在手势的运用上必须注意:一要简洁易懂,二要协调合拍,三要富有变化,四要节制使用,五要避免使用游客忌讳的手势。

(三)导游讲解的语言

对导游人员而言,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导游服务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人员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正确清楚

导游员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应该内容准确,而且还要清晰明了。导游语言,一是发音正确、清楚;二是遣词造句准确、简洁;三是表达有序,条理清晰。切忌空洞无物、言过其实,更不该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2.语言流畅

流畅即要求导游员的语言表达连贯,语速适中,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同时,音量大小适度:如果声音过大,会让人厌烦,形成噪声;如果声音过小,显得没信心且抓不住游客的心。语调应抑扬顿挫、高低有序;语速适中、快慢相宜,停顿长短合理。

3.生动有趣

生动是导游语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导游员在讲解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应以生动、有趣且具感染力的语言活跃气氛,增添游客的游兴,以趣逗人。照本宣科、死板老套不可取,“黄色幽默”和低级趣味的笑话更应杜绝。

4.运用灵活

灵活强调的是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导游员在讲解时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职业特点等异同,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决定内容的取舍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以提高游客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