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三篇:描绘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古诗三篇:描绘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诗三首》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分别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时人们过节的情景,表现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教学目标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三首古诗,有感情地诵读《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三篇:描绘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周丹丹

课 文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分别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时人们过节的情景,表现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三首古诗,有感情地诵读《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注释、插图和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屠苏”“曈曈”“新桃旧符”“断魂”“异乡”“异客”“倍思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借助诗句,发现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不同习俗文化,体会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卡;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三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调整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聚焦本单元语文要素

1.看图猜节日。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看图猜节日的游戏。(过程略)你们都猜对了,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师:是呀,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成了我们的节日文化。

2.出示单元导读。

师: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读导语: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3.在本单元的导语中,还有一段话讲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请你读一读。关于本单元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出示课题),自由读一读三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每一首诗的节奏。(自由读)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节日?(指名答)

三、研读古诗《元日》

1.接下来让我们先走进春节,读一读《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为什么称元日?(预设:“元”有开始、第一的意思)

2.请你借助注释来读一读,试试能不能读懂诗句的意思。

师:读懂了诗意,想一想,诗中还写了关于春节的哪些习俗?

预设: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板贴词卡)

师:你对春节的哪些习俗很熟,哪些习俗不熟?

3.学习第一、二句。

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指定三位学生读,提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鞭炮声声,欢声笑语,多么喜庆,此刻大家会做些什么?(预设:喝屠苏酒)

师:是的,新的一年开始了,此刻亲友团聚,举杯共饮。举起酒杯,你想给谁送上祝福呢?

师:是呀,这屠苏酒里,有对新的一年的期望,有对亲友的美好祝福,酒杯中有满满的祝福。大家举杯共饮,其乐融融。自由读读这两句诗。(各种形式朗读)

来,大家举杯共饮,一起读!(齐读)

4.学习第三、四句。

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指名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出示第三句。

根据注释先理解“曈曈”。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各种形式朗读,朗读时进一步理解“曈曈”所要展现的深层含义——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美好愿景。

师:是呀,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开始。那么,家家户户会怎么做呢?

(2)出示第四句。(指名读)

师:了解桃符吗?(出示资料袋)知道换桃符这个习俗的用意了吗?(指名说)

师:原来,这新桃符中寄托了我们美好的愿望呀!那么,你想借桃符寄托什么愿望呢?(预设:我希望外公外婆身体健康,我希望……)是呀,平安健康、丰衣足食,一家人团团圆圆,这是我们老百姓最朴素最美好的愿望。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把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带入我们的朗读中。(指名读,齐读)

5.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元日万物复苏,大地祥和喜庆。来,带着美好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全诗!

四、研读古诗《清明》

过渡:同学们,春节这么热闹喜庆,那清明节呢?轻轻地读读《清明》这首诗,你从诗中读到了怎样的心情呢?

交流:悲伤、难过、心情沉重、闷闷不乐……

1.研读一、二两句。(www.xing528.com)

师:清明扫墓,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用扫墓这种方式去祭奠、怀念逝去的人。也许,是恩重如山的父母师长;也许,是血脉相亲的兄弟手足;也许,是情深义重的伴侣朋友。这一天,每个人都沉浸在对亲友的思念之中,心情沉重,如同断了魂一般。请你读读第二句。(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份失去亲人的痛。请你也读读。(再换一人读)听得出,你也沉浸在了这种悲伤之中。

师:诗中还有哪些字词带给你这种心情?(雨纷纷)透过这个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细雨蒙蒙,打湿了整片山林,打湿了通往墓地的山路)

此刻,细雨纷纷,扫墓的人心情也如这细雨一般,湿漉漉的。诗人杜牧借景抒情,借着“雨纷纷”表达人们的心情!让我们再来读读一、二两句。

2.研读三、四两句。

指名读诗句,请两位学生合作着演一演诗中的情景。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遥指”就是指向远方,“酒家何处有”的意思就是何处有酒家。

通过表演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已经逐渐趋于明朗。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这两句诗。最后齐读全诗。

五、比较《元日》和《清明》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元日》和《清明》这两首诗,发现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文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除了这些,你还能发现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吗?

预设:

1.表达的情感不同。

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要配乐朗读这两首诗,老师这里有两段音乐,听一听,你觉得这两段分别可以给哪首诗配乐?(听音乐,选诗)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再来看看《元日》,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后来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师: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或除旧布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总结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日》和《清明》,发现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文化,带给我们不同的画面和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有感情地背诵《元日》和《清明》。

2.小结:同学们,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文化,带给我们不同的画面和感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研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重阳节,读一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理解:九月九日是指农历九月初九;“山东”跟现在的山东不同,是指华山以东,是王维的家乡。

2.请你借助注释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什么。

预设:诗人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

师:诗人王维为什么想念家乡的兄弟呢?想想当时诗人是怎样的处境,你从哪句诗读出来的?

3.学习一、二句诗。

(1)感悟诗人的“独”。

理解“异乡”“异客”。

“异乡”指他乡,这里指长安城,长安城虽然热闹繁华,但是诗人身处他乡,举目无亲,他内心有什么感受?你能从诗句中的哪个字体会到?(预设:独)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来感受这份孤独。

情景创设:诗人来到大街上,人来人往,而他——

诗人路过大院,看见院中人家亲朋相聚,而他——

诗人出门郊游看见别人结伴,说说笑笑,而他——

师:是呀,因为思念,诗人的内心是那样的忧愁,那样的寂寞,谁来读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

(2)理解“倍思亲”。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思念亲人,如今面对良辰佳节,他感到更加孤独,哪个字最能表达他此刻与平日不同的思念?

理解“倍”是更加的意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至今,仅仅指重阳节思念亲人吗?

指名说:每逢______节,我便想起______。(指名说)

再次齐读诗句。

4.学习三、四句诗。

重阳佳节,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

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名读)

师:他们在登高山,在插茱萸。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有没有重阳节登高的经历呢?

师:你们了解茱萸吗?(指名说)

师:茱萸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此刻,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在登高时,你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写一封家书给家人,你会在书信中写些什么?(指名说)

师:是呀,千言万语都化成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齐读)

5.总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相思,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呀!齐读全诗。

三、再次有感情地诵读《元日》《清明》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