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春节起源初探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春节起源初探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春节在民间通俗的说法叫“过年”,而“春节”的名称则是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才确定的新名称。这两本书均指出,春节是一年的开端。我们固然可以说,年兽传说不是春节起源的正典。上文已经指出,春节位于年末岁首的交替之际。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春节起源初探

春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之一,其起源知之者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来源未有定论,本节收集各家学说,囊括了含“年”兽传说在内的各种观点,阐述了春节兴起的地域以及春节的传承与演变。

春节即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生产周期,与中国人的农业耕种息息相关。古代人把谷物生长的周期称作“年”,《说文·禾部》中记载:“年,谷熟也。”发展到现在,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与西方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以宗教的重大事迹为节日的传统不同,中国的春节是普天之下黎民百姓的节日,与民族无关,与信仰无关。也许正因为春节与人们的耕作紧密相连,它才能延续如此之久,分量如此之重,影响如此深远。然而说来也怪,普通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最重要节日的含义及来龙去脉,大家似乎都以为团圆、祈福、喜庆大概就是春节的全部,其实并不尽然。

一、春节与过年

在古代,春节有“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名称,这几类名称所指的具体时间也有所不同。如果要弄清楚春节的起源,必须要先界定它的名称和所指的时间点。现今人们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过年”,而何谓“过年”,则必须从“年”的本义入手分析。

(一)春节的名称和时间

不同的朝代对春节有不同的称谓:先秦称“上日”“元日”;汉代称“正日”或“三朝”等;唐宋元明时称“元朔”“新正”“元旦”等;清时称“元旦”“元日”等。现在,春节在民间通俗的说法叫“过年”,而“春节”的名称则是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才确定的新名称。当时“春节”这一称谓只是在民间流传,并未得到官方认可,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正式定了下来。所以我们现在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也称“阳历年”,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也称“阴历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正是位于岁首的节日,它寓意着新的开始。旧时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是迎春的节日,后来因为立春和岁首时间相隔不远,就将二者合二为一了,所以说现代的春节包括了近代以前的立春与岁首两大节日。《尚书大传》这样定义:“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中有相近的表达:“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这两本书均指出,春节是一年的开端。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这可以说与过年的节庆有一定的关联。到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活动,这应该就是“过年”的雏形。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关于岁首的时间并不固定,如:夏为正月初一、商为十二月初一、周为十一月初一、秦为十月初一,直至汉武帝时期启用太初历,历代沿用这一历法,才将新年的时间固定于阴历正月初一。春节通常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实际上,民间普遍意义上的过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正月月底。

(二)“年”字的本义

“年”字的起源极早,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其形有点像“禾”,又有点像“人”,后讹变为“秊”。《说文·禾部》中记载:“年,谷熟也。”可见,年的本义是指谷物的成熟。《尚书·多士》曰:“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孔颖达传》:“汝其有安事有丰年于此洛邑”。意思是说:现在你们应当好好地住在你们的城里,继续做你们该做的事。你们在洛邑会有安乐会有丰年的。《谷梁传·桓公三年》曰:“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中国的农民春种秋收,庄稼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于是中国古代历法很早就把这样一个时间周期定为一年。由此,“年”从谷类成熟之义变成了代表特定时间周期的单位。这个变化有一定的过程,《尔雅·释天》曰:“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就解释了“年”之意义变迁的过程。

(三)“年”的另外两种含义

从古籍上看,“年”字几乎从来未有与“兽”相关的意思。但是“年”兽传说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固然可以说,年兽传说不是春节起源的正典。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年兽传说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间智慧,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某种心理期待。

1.凶猛之怪物

当年成为一种传说中的兽物之后,它就不单纯是指一个时间概念,它还意味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上文已经指出,春节位于年末岁首的交替之际。“过年”就意味着跨过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也有熬过“年”兽肆虐之夜的意思。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会在大年三十这个夜晚出现,它生性凶猛,如饕餮一般,看见什么就吃掉什么,所以这一夜被称为“除夕”。这里的“除”就是“除去”“消灭”的意思,而“夕”的意思与“年”相似,也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野兽

老百姓为了驱除这凶猛的怪物,就在除夕之夜采取特定的仪式和行为来应对。例如,守岁,即大年三十这天夜晚,无论大人小孩都不睡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度过这个可怕的夜晚。由于对未知怪物“年”或者说“夕”的恐惧,不知道能否安全顺利地熬过这一个夜晚,人们在除夕夜会和家人吃一顿具有“最后的晚餐”意义的丰盛佳肴。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关于“年”和“夕”这类恐怖可怕怪物的概念当然早已消失,但节日的习俗一代代传承下来。直至今天,人们还是会在除夕夜晚一家人团聚,做上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晚餐,和家人一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除了守岁,放鞭炮的习俗也与驱除凶兽有关。传说有一次“夕”在大年三十这个夜晚进了一个村子肆虐,一位老婆婆意外发现它,便朝着它扔鞭炮,“夕”因害怕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而躲开。之后,人们便会在每年的除夕夜大放鞭炮,为了驱除凶兽和厄运,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在大门上贴门神(诸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2.吉祥之神兽

与上述“年”的含义不同,有人认为,“年”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吉祥物。古代的中国人对于时间有一种似乎是天然的敬畏之意,而对这个有时间概念之意的“年”,态度也有可能是崇敬的。在古代编年体史书(如《左传》)中,也早已将“年”作为一项重要分类依据,它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不太可能取意为邪怪。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天、地、时间这些抽象概念并不能准确地把握,人类本性会令人们产生对未知大自然的一种崇拜,例如图腾崇拜神话英雄崇拜等。中国古代没有“世纪”的概念,所以年是最大的时间分割单位,自然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和神圣性。红苇先生就在他的《年的三副面孔》中提出“年”是鳄鱼植物神和雷神三位一体的神圣象征和代表。“年是由具体的三副面孔出发,走向抽象。植物神、雷神、鳄鱼,这其中蕴含着古人对于标志着时间的年的理解。”

必须指出的是,年作为吉祥物的传说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接受程度远远不及凶兽之说。但是凶兽传说在古时候并没有相关的古籍记载,而关于“年”这个字的概念和解释却早有记载。谷物成熟取其丰收之意,这是农耕文明时期中国百姓最为期盼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理由认为“年”是吉祥物。

(四)过年

无论把“年”理解为何种意义,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春节之通俗称谓的“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庆。人们在春节的辞旧迎新之际,企望与家人团聚,一起总结并告别旧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并许下美好的心愿。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现在的习俗,而且还将在未来的中国乃至全世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持续下去。

二、春节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一)年兽说

关于春节起源的年兽传说历来有多个版本,各自说法不一,这里只列举其中一个。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形状怪异而且生性凶猛。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就会出没,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村民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丐模样的老人。这时候全村人都自顾不暇,村里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这位乞丐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也赶快上山躲避“年”兽。但是乞丐老人却坚持不走,说是要为老婆婆家守夜。半夜时分“年”兽果然闯进了村子,只见老婆婆的家门上贴着大红纸,屋里烛火通明,突然院内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年”兽立即被吓得逃之夭夭。于是人们知道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掌握了驱赶“年”兽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第二天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其他不同版本的年兽传说都与此故事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即都与驱避猛兽有关。所以说,过年之节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们蒙昧时期的恐惧心态。“年”仍是如今春节的主题词,只是不再具有与“猛兽”相关的意义。分析年兽传说的故事,不难发现它已具备了春节习俗主要的内容和形式。故事里岁末年初的时间、燃放爆竹的行为和祝福的言语都是春节习俗的要素。

(二)庆丰收说

据《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词条所记载:“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春节自古以来就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谷梁传》中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古代的人们最初没有时间的概念,无法掌握季节的变化规律,处于“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状态,后来由于农耕的需要,才有了“年”与“岁”的观念。最早有时间概念是在新石器时代,后来“年”正式被启用为时间单位则是在周代。商周时期古人已经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如前所述,夏商周分别将一年称为“岁”“祀”和“年”。这三个朝代的岁首时间是不同的,夏代把正月初一为“岁”的开始,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祀”的开始,而周代则是将十一月初一作为新年第一天。现在我们把夏历的正月一日作为岁首,因此阴历也称夏历。“年”最早始于周代,用来表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说文·禾部》曰:“年,谷熟也。”因此“有年”表示谷物丰收,而“有大年”则表示谷物大丰收,后来年逐渐发展为与“岁”“祀”类似的时间单位,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因此过年就是古代人们庆祝农业丰收的活动,寄托了人们对谷物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腊祭说

春节的起源,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腊祭”。不过有文字记载的年终祭祀习俗源自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岁末年初之际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感谢诸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能够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祛病消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这就是“腊祭”。后来这种活动年复一年,长期延续发展,慢慢地就发展为春节。腊日,即今天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据汉代《风俗通义·祭典》记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先祖神灵也。”就是说,古时每到“腊日”那天,人们会举行大型的祭祀仪式向祖先和神灵献上自己的收获物,用以感谢他们的恩赐并祈祷来年能有更好的生活。腊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因此也有人认为春节是由古时人们祭祖酬神,以期祖先神灵庇佑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www.xing528.com)

(四)“万年”创建历法说

关于“万年”的神话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话说在古代某个时候有一位聪颖过人的少年名叫万年,家境贫寒,需要每日进深山里砍柴来维持自我生计。由于那时没有计时器,无法测量具体的时间,从而导致他不知何时出发而又何时返回,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他。在日复一日的砍柴生活中,他慢慢总结经验,力求弄清楚每天日出日落的规律。传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意识到可以利用树木的影子来观测时间,经过几天的刻苦钻研,他创造了一种利用倒影来测量每日时刻的仪器。但这种仪器有一个缺陷——无法在阴雨天使用。有一次,万年饮用山泉水的时候,水滴敲打石块的声音突然激发了他的灵感——水滴有规律的滴滴声不正是计量时间的好方法吗?万年就是这样凭借着他自己的创造发明,计算出了一年的长短,并且也记录了特殊时日,例如夏至、冬至

“万年”为老百姓所熟知并非通过百姓口耳相传的力量,而是因为当时的君主(祖乙)的大力支持。当时,关于时令的问题也困扰着举国上下,万年带着他的发明向国君自荐。尽管当时也有愚昧的大臣向祖乙建议应该以诚心祭天,向上天祈求如何获知一年四季和每日天气的情况,但结果可想而知,都是无用之功。万年的设计在这个时刻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被国君大为赏识,并提供财力支持他建设相应的计时测时的仪器,为天下所有的人家造福。最后,万年最终完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历法——万年历法,并由祖乙以一年的开始为春天的理由将新年的第一天定为“春节”,普天同庆。此后,老百姓们知道了这位伟大的人物(万年),他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百姓为了感谢他,把春节也就是开年第一天称为“过年”,而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见到的家家户户墙上的寿星图也是为了纪念“日月寿星”——万年。

(五)神话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黄帝最终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六)巫术说与鬼节说

王娟在《中国的春节》中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这是从关于“年”的传说和春节一系列的仪式活动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春节期间饮食、祭祀、装饰、娱乐等和种种禁忌,都是由于古时的人们希望借助一些行为、语言或表演等方式来趋吉避凶,表达平安和幸福的心愿。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其巫术的含义而演变成一种集体欢庆的活动。

民间还有一种鬼节之说,认为春节的起源和鬼节有关。春节处在冬去春来之际,古时的人们由于科学知识贫乏、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青黄不接之时生计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有人因为环境恶劣和生活艰苦而丧失生命,这让人们产生恐惧心理,以为是鬼神作祟,在平安度过这一节气之后,大家为表达喜悦就会欢呼庆祝,互相道贺祝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种活动成为一种习俗确定下来。徐华龙在《春节源于鬼节考》中从春节前后为祭鬼神的日子、春节饮食、活动和物品等方面分析了春节具有的鬼文化色彩。

(七)时令说

追溯春节的来历,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岁时节日的出现,古人没有现在的科学仪器,都是通过观察天象、物候来把握时间,三代以前关于年的活动就为人们所掌握。古代中国人以农历来计算时间,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般每三年有两年有闰月,年的划分又有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之说。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每一季有两节);二十四节气,它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划分的,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把一年分成24个部分,一个节气大概15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两节气相接的日子为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在演变过程中,一些特定的日子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三、春节起源的地域

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起源到初步形成、发展演变到最终确定,都有一定的过程,春节也不例外。而要论及起源,就不得不涉及地域性的讨论。笔者认为,春节的起源和发展与以陕西和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之古代文化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距今10000年至4000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些地方都出现了聚落和民众,那么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古代历法来看,我国最早的历法诞生于黄河流域

岁时节日首先是建立在古代历法的基础上的,没有历法就无从计时,也就没有岁时节日。历法的制定是历朝历代的大事,甚至可以算是君王的重要功绩。文献中有记载“伏羲作历度”(《周髀算经》);神农“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杨泉《物理论》);黄帝“迎日推筴”(司马迁《史记》),经过推算而预知节气之将来;黄帝之曾孙高辛氏“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司马迁《史记》),这里不仅编制历法,还明确了祭祀鬼神之事。夏朝有《夏小正》存世,秦朝《吕氏春秋》中有《十二纪》,《礼记·月令》所用的材料也取自周制。在《十二纪》和《礼记·月令》中,把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一年从孟春开始,到季冬结束,为春节的岁首地位奠定了基础。《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此时的春节,大规模的迎春礼,有官民同庆的节庆活动,初步具备春节雏形。

上述早期历法的制定者,其活动范围均在黄河流域,历法推行的地域也主要在黄河流域,由此可知早期的历法是黄河文明的产物,而以之为基础的春节也极有可能自黄河文明孕育产生。

(二)早期的节庆活动集中于黄河流域

从先秦时期到秦汉、魏晋,甚至隋唐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绝大多数封建王朝均建都于此。因而从文献记载看,黄河流域是我国春节节庆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太初历,新年的第一天被确定在建寅之后,称为“正日”,“正月之旦,谓之正日”,因此又称“正旦”,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东汉春节的仪式和节庆活动已经颇具规模。《后汉书》载,东汉时“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大朝”指的是规模最大的朝会,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团拜会,因参加人数最多,故称“大朝”。东汉春节,所有在朝官员都要向皇帝朝贺新年,皇帝要赐宴百官,伴有盛大的歌舞表演。汉代还继承了周代的迎春礼,“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形成相关祭祀、占卜等活动。

魏晋以后,随着中原地区的文化整合,春节习俗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夕、元旦、人日、元宵。除夕悬挂桃符,汉代已经流行,初为神荼、郁垒,隋唐又衍生出钟馗、秦叔宝、尉迟敬德。隋唐时期河南还流行守岁,据说隋炀帝除夕守岁,用沉香、檀木点篝火,一夜用尽二百车,火髙十余丈,香闻数十里。这种除夕点火守岁的习俗上承先秦的庭燎,下启后世的“点旺火”,直到今天在黄河流域的很多省份都能见到。北宋是春节的成熟期,许多重要的春节习俗都始于宋朝。以“腊八”为例,俗语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腊八”是春节前夕的重要节点,甚至被视为“过年”的起点。腊八做腊八粥始见于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开封,据《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这是关于腊八制作腊八粥的最早记载。

四、春节的历代传承与演变

上述民间传说皆为口耳相传的口头叙说,有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有关春节的记述除了口头叙说之外还有详细资料的记载,更为清晰可信。由先秦至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混沌中萌发,到逐步定型、发展、变异的漫长悠久的过程。

(一)萌发时期

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文明的产生来源于劳动,即现实生活所需。从远古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进化过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雏形。农耕文明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不可分割的重要文明形式,古时候的劳作者为了自我温饱和生存,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时间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了探求时间规律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产生首先来源于耕种,即何时种何时收,如何能够获得足够的农作物和粮食来维持生存。参考《史记》《尔雅》等书籍不难发现,人们会利用风雨等天气来计算不同的时节,而不同的天气温度和情况也会影响这一年的收成。古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界未知事物有一种敬畏之感,相信一切安排都来源于神,因此,他们相信丰收也一定是神对百姓的眷顾,因此过“年”(谷物大丰收)也是酬神答谢的时刻。这一时期,人们还没有明确的过年的意识,而主要是对于神灵崇拜和谷物丰收喜悦庆贺的结合仪式。

(二)定型时期

“年”的发展进程中,统一的说法认为,春节定型于汉代,但它不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而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定型的意义主要是从时间,即具体日期确定这一层面上而言的。先秦时期百姓只是在农忙结束之时休养生息和庆祝一年丰收,而不同地区由于各种地理因素的不同,自然收成的时间和情况皆不相同,也就是说各个不同地区的人的“过年”时间皆不同。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小国众多,皆以自我为标准,各设历法,处于较混乱的状态。秦代虽处于大一统的时期,但秦始皇推行暴政,各类繁重的赋税不断压榨百姓,民不聊生。直到汉代的政治大一统,经济稳定发展,推行儒学,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都处于稳定上升阶段的汉武帝时期一改往常杂乱无章的历法,制定了《太初历》,而此种历法的确立在之后两千多年里一直被使用。当时还设立太学,专门培养为朝廷效力的人才,这为较为完整系统的太初历的产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至今中国日常所见的各式各样的春节习俗也在汉代时期形成雏形,由于春节的这一天被确立下来,原本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举办的活动都统一在一天里举行,所以出现了各种有趣的仪式和活动。

(三)发展时期

从魏晋到唐宋这段时期为发展时期。魏晋时期过年的习俗基本延续承接了汉代的体制,汉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谓深远。汉朝发达的经济和包容并蓄的思想对魏晋甚至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一直存在。当然历史不会一成不变,魏晋时期在汉制的基础上,加上各朝代的民族特色稍加发展。到盛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绝对的优势,过年的各类习俗也丰富了起来。唐朝思想开放,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节日习俗的娱乐性加强,由最初以酬神为目的的性质转变为百姓自身庆祝节日和娱乐自我的性质,也因此使得春节的习俗由单一走向多元,朝着娱乐娱人的方向迈进一大步。宋元时期延续唐制,贴门神和春联等习俗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打破原有的固定的节日形成,在内容上更加随意和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四)变异时期

发展至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走向顶峰,君主的权利无限放大,导致全民一切活动围绕着君主权利而开展。因此,娱乐热闹的氛围逐步走向冷清肃穆的状态。当然,在民间,许多活动依然被保留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幅员辽阔的土地使得它成了东亚文化圈主要的文化源头,辐射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汉文化得以以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国家继续延续,而节日也是其中的一种。

经过岁月的积淀,春节如今早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不仅仅作为一种假日和节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然成为一种历代传承的精神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