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地纸马”在除夕有何用?

天地纸马”在除夕有何用?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丰润的除夕与元旦的分野,实际上是由这个“发大纸”区分,“发大纸”前是除夕,“发大纸”后是元旦。这个故事说明“发大纸”是个大事,一个当家主事的男人不许不参加,再者这是除夕与元旦的分水岭,是旧年与新年的边界。

天地纸马”在除夕有何用?

第三四○问 “天地纸马”作何用

第五十三回写贾府除夕情景:“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这里面写王夫人院子里设着“天地纸马香供”,通行本没加注释,《红楼梦大辞典》也没加注释,这个东西在旧日年俗中是很重要的一项,不加注释,现代读者容易隔膜,不知道做什么用。

清乾隆初年大兴人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在《岁暮杂务》中记载:“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灯,挂琉璃。”这里说得比较含混,但是清末光绪年间满人富察敦诚所著《燕京岁时记》就写得比较具体:“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他这里所说“天地桌”所供,乃是“诸天神圣”,而且要持续地烧香,一直烧到正月十五为止。可是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与此不同:“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藏鬼秸中,不令出也。”它这里说的是送“玉皇上界”。为什么要送玉皇呢?同书记载,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皇,曰玉皇下察人间也。”这也就是说,当一年的年底,玉皇大帝要下降人间,检查人间情事,人们要焚香迎接,既然接了回来,就要送走,玉皇是在除夕这一天上天回宫,那么就在这一天焚香欢送,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关于这个迎接玉皇大帝降临人间的仪式,明末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记载:“十二月二十五日,迎玉帝降人间,察善恶也。”我们都知道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中灶君要上天汇报工作,因此这一天人们要用糖瓜祭灶,以便灶君“上天言好事”。殊不知我们的玉皇大帝却不是那种只听汇报看材料的官僚主义者,他还要亲自下临人间,来检查善恶。那么人们平时行为举止就要十分小心,做坏事时,虽说可能人不知,可是却难以做到神不觉,玉皇大帝眼里不容沙子。这亦是一种道德监督机制。乾隆年间编撰的《日下旧闻考》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很清楚,地表明光绪《顺天府志》的记载来自《日下旧闻考》。

这里几家记载都说正式欢送玉皇大帝的时间是在除夕的五更,也就是说是在除夕这一天的早晨做这个事情。可是在清光绪让廉著《京都风俗志》中却是这样记载:“京都正月初一日,子时后,家家长幼先诣神佛前焚香叩拜,谓之接神。次设奠于先人祠堂。礼毕,家长登堂,众人依序相率拜贺,老幼互作庆祝语。”这里的时间改在了正月初一的子时以后,送神也改作“迎神”。(www.xing528.com)

其实这个仪式在丰润一带亦是源远流长,不过这里的人们不叫“送神”或者“接神”,而是叫作“发大纸”,也不如京都那样排场。一般的人家,都是白天由集上买来印得花花绿绿的玉皇大帝的神像,在院子当中设一只盛满粮食的斗,将神像用两根“箭秆”即高粱秸撑起,插在斗里面。除夕这日的“半夜”,即子时左右,全家在这神像前磕头焚香,然后把这神像烧掉,就算送玉皇大帝升天,玉皇走后便是放鞭炮庆贺新的一年到来。据说一年当中,就数此时的鞭炮集中而热烈,如滚滚雷声由远及近而来,耸人听闻。丰润的除夕与元旦的分野,实际上是由这个“发大纸”区分,“发大纸”前是除夕,“发大纸”后是元旦。因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

小时候常听祖母讲她的二哥,也就是我的二舅爷,年轻时很“潦倒”,赌博,喝酒,借得到处是债。每逢年底,就要到外面躲债。可是别的日子可以躲,除夕这一天是躲不过去的,你总得回家过年,于是债主们不约而同地在除夕的晚上到家中讨债。二舅爷沏上好茶,摆上瓜子点心香烟之类,热情招待,说“你们别忙,钱一会儿就到,送钱的人已经在半路上了”。于是债主们便喝茶吸烟闲话等钱。可是等到半夜,外面已经响起了鞭炮声,钱仍然未到,人们便急了,问钱何时来,二舅爷仍旧热情挽留,说钱一会儿就到。债主们说:“二爷你就饶了我们吧,外面都发大纸了。”二舅爷便说:“怎么?发大纸了?那你们先回去烧香吧。”于是债主们便急急离去。这个时候已经是新年,不许再讨债了。这个故事说明“发大纸”是个大事,一个当家主事的男人不许不参加,再者这是除夕与元旦的分水岭,是旧年与新年的边界。

荣府的供案是在白天摆上的,很有可能他们亦是要在半夜的子时左右做这个事情。案上所供“纸马”,就是那种木板刻印的神像,《清稗类钞·物品类》有记载:“纸马,即俗所称之甲马也。古时祭祀用牲币,秦俗用马,淫祀浸繁,始用禺马(即木马)。唐明皇渎于鬼神,王屿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即禺马遗意。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纸马。或谓昔时画神于纸,皆画马其上,以为乘骑之用,故称纸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