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引发机制与创造教育

思维引发机制与创造教育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维—引发机制是指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各构成因素对引发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内在运行方式。我们可以从这一被广泛采用的创造思维组成部分与学生素质发展之间的引发关系,来分析创造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内在工作方式。把握创造思维的运行方式对素质教育正确实施具有导向的价值。

思维引发机制与创造教育

思维—引发机制是指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各构成因素对引发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内在运行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J.P)认为创造性思维构成因素主要有:问题的敏感性,观念的流畅性,思维的新奇性,综合能力与分析能力,重新解说的能力,广阔的观念结构和创造性评价。我们可以从这一被广泛采用的创造思维组成部分与学生素质发展之间的引发关系,来分析创造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内在工作方式

问题的敏感性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人、自然、社会的关切程度(促进德育)。观念的流畅性与广阔性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促进智育)。思维的新奇性使学生应变能力增强,更好地学会生存(促进体育)。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重新解说的能力发展,能让学生更好地辨别是与非、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促进美育)。广阔的观念结构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知识体系,创造性评价是对学生创造的作品进行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让学生在不断改进作品的过程中求新、求异,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劳育)。(www.xing528.com)

创造思维的运作方式与常规思维不同,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如形象思维、想象、顿悟)的结合,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的互补,社会思维与灵感思维的结合,身体动作思维与人格思维的交融。把握创造思维的运行方式对素质教育正确实施具有导向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