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履行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优化

履行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是中国高校教育的职责所在与使命所然,这也是培育大学生始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取向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使大学生塑造民族品性,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持续形成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的精神动力,增强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最终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行之有效的展现出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青春力量。

履行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优化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7]马克思指出,从本质上讲,精神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和精神秉性,彰显着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的文化标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民族品性的升华,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坐标。伟大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的民族精神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于当前中华民族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精神结晶。伟大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精神思想、法家“尚法变法,重力务实”精神和墨家“兼爱相利”精神思想等是滋养民族精神发展进步的精神基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深厚挚爱情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焕发出不懈奋斗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倡导的天人合一、和睦相处等构成了中国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思想观念等等。

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一个人能有最佳精神状态和足够精神能力承担起并很好地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精神内核。“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培养优秀人才。党和国家强调的“立德树人”之“德”,是“中国之德”,既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想信念,也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德”,还包括素质素养、健康心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而这些最终熔铸为伟大民族精神。因此,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是中国高校教育的职责所在与使命所然,这也是培育大学生始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取向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使大学生塑造民族品性,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持续形成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的精神动力,增强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最终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行之有效的展现出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青春力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