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丑小鸭的成长之路:冬去春来

丑小鸭的成长之路:冬去春来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天里百花盛开,阳光明媚,说不定丑小鸭长成的白天鹅更动人更美丽呢!”“写丑小鸭在寒冷的日子里顽强求生,更能显出它所遭受的磨难。”“有对小鸭遭遇的深深同情。”“有对小鸭坚持不懈的赞美。”“有对小鸭默默忍受的肯定。”我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这样细心品味过丑小鸭的“冬去春来”,我们就不会读出那一份成长的艰辛与喜悦,也将不会拥有一份成长路上的灿烂与光辉!

丑小鸭的成长之路:冬去春来

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李海燕

初中生大多读过《丑小鸭》,对丑小鸭历经磨难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也是很熟悉的。那么,为什么编者还要把这篇童话编入七年级下册以“成长”为主题的单元呢?其用意很明显:升入初中的学生需要独立面对的事情越来越多,渴望被人接纳、被人认同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少年时期更是梦想缤纷、追求卓越的年纪……这一切都是成长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孩子们成长路上一定会遇见的喜与忧。所以,学习本文,只是复述情节、谈谈启示的程式化教学并不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我决定从故事中最生动的“冬”与“春”的描写入手,寻找理解主题的切入口。

“同学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你们已经很熟悉了,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丑小鸭出生在夏天,经历了漫长的秋冬两季,最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是在——‘春天!’”(学生齐答)

“有没有想过,这是不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为什么作者不把丑小鸭的出生成长写在春天里,而最后变成天鹅是在冬天里呢?”(学生有的陷入沉思,有的窃窃私语起来)

一个男生率先举手:“老师,我认为安徒生是挺讲科学的,因为我知道天鹅一般都是五六月份产蛋的,所以他是按照自然规律这样写的。”

“不错啊,天鹅的确一般在五六月份产蛋,但老师查了资料,也有在冬天产蛋的天鹅呀!”

“要是把小鸭的经历主要写在春天里,故事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又一个学生发言。

“春天里百花盛开,阳光明媚,说不定丑小鸭长成的白天鹅更动人更美丽呢!”我故意说。

“写丑小鸭在寒冷的日子里顽强求生,更能显出它所遭受的磨难。”

“越是写环境的恶劣,越是能显出小鸭的坚强。”

“那么课文中有哪些文字直接或间接写到这样的寒冷呢?读一读。”(学生读“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你只要想想这情景,就会觉得冷了。”“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

“作者在这些文字里有没有情感的流露呢?”

“有对小鸭遭遇的深深同情。”“有对小鸭坚持不懈的赞美。”“有对小鸭默默忍受的肯定。”学生纷纷回答。

“小鸭忍受的仅仅是寒冷的天气吗?”我因势利导。

“我觉得这个冷还有周围人对它的态度,比如他身边的兄弟姐妹,还有那些鸡鸭,都很嫌弃它。”(www.xing528.com)

“连女佣人也用脚踢他。”

“公雁还开他的玩笑,说他丑得可爱。”“农家小屋里的短腿鸡嘲笑他不能生蛋,猫绅士鄙视他不会讨好主人。”

“是啊,小鸭处处受排挤,被歧视。在他心里,他是得不到大家认可的怪胎,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哀叹自己的丑陋!这样的自我否定与深深的自卑感是来自心底的寒冷。”

“寒冷的日子固然难熬,但他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我又问。

“有。要是没有那个种田人踏冰救出小鸭来,恐怕小鸭早就被冻死了。这是种田人给了他生的希望。”

“小鸭第一次看见天鹅,就有说不出的兴奋。只是看过一眼,就再也忘不了那些幸福的鸟儿。我觉得这是他心底的向往,也是他的希望吧。”

“说得真好。”我赞叹道,“正是这些微弱的温暖和渺茫的希望支撑着小鸭,才使他努力顽强地熬过一个又一个寒夜,忍受住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终于,他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请大家一起读一读文中描写春天里小鸭变成天鹅的内容。”(学生读:“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

“冬去春来,丑小鸭历尽艰辛,终于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你从作者巧妙安排的季节变化中,悟出了哪些生活的道理呢?可以结合实际谈一谈。”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冬天’,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逆境中不绝望,在心底里埋下希望的种子,就会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即便不被别人认可,也不要放弃自己,因为命运总会有转机。要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是啊,没有一种不忍受蔑视、经历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著名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就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就少了一道银灿……”我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这样细心品味过丑小鸭的“冬去春来”,我们就不会读出那一份成长的艰辛与喜悦,也将不会拥有一份成长路上的灿烂与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