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保障模式的多样化含义和优势

社会保障模式的多样化含义和优势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五支柱理论建议世界银行所实施的多支柱模式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世界银行将三大支柱进行延伸扩展成为五大支柱,包含以下要素:“零支柱”作为社会援助方案,即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保障支柱。世界银行将三支柱体系转向五支柱体系,是根据各国社会保障实践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再认识。

社会保障模式的多样化含义和优势

社会保障模式多元化,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存在多种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出现多元化保障主体、多渠道资金来源、多层次保障水平、多样化管理方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趋势。[11]

1)三支柱体系的提出

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人、促进增长的政策》一书中,世界银行首次向政府提出建立由公共养老金、义务养老金和自愿养老金三大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障模式设计为三支柱。

具体来讲,第一个支柱,体现了现收现付、代际转移、社会协调统筹和给付,并对应实施公共管理;第二个支柱,它充分累积、收入关联,并应用个人账户实行私人管理;第三个支柱,为了满足更高的社会保障需求,体现了各自累积、完全累积和个人自愿的原则。

2)五支柱理论建议

世界银行所实施的多支柱模式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多支柱已成为各个国家改革的首要选择,很少有国家坚持单一支柱。2005年,世界银行在参与80余个国家的改制,并向60余个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后,刊登了题为《21世纪老年人收入支援:关于养老金及其改制的国际观察》的报告,总结了五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1994年《防止老龄化危机》出版后的11年里,许多国家都在开展这项工作。报告指出,由于多支柱方案拥有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养老制度面临的不同风险,因而很多国家将多支柱方案的设计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制的最佳方案。世界银行将三大支柱进行延伸扩展成为五大支柱,包含以下要素:“零支柱”作为社会援助方案,即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保障支柱。“零支柱”的建立是为了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公平,即他们依然可以在不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了人的基本生存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全人类应该享受基本的生活条件。目标是通过市场开展的初次分配反映劳动权益,而再分配则同时关注劳动权益和公共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再分配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应该在基层愈加重视。建立“零支柱”的目的是解决老年人的贫困,为老年人建立基本的收入保障。(www.xing528.com)

第一支柱包括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及与个人经济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模式,继续以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将个人缴费与收入相关联。在保障制度中更多地考虑个人因素,体现自我保障,个人投入与给付水平相联系,实现较高的替代水平。

第二支柱指的是体现强制性的多种形式的个人储蓄账户。

第三支柱指的是在雇主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年金制度,既可以是缴费型模式,也可以是确定给付型模式。

第四支柱是建立在家庭和代际基础上的非正规保障形式。

五个支柱的划分依然秉承世界银行三支柱划分的原则。世界银行将三支柱体系转向五支柱体系,是根据各国社会保障实践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再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