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疑思想的起源及优化方案

怀疑思想的起源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梨俱吠陀》中还有章节对人类力量的渺小发出感叹:单凭人类的力量不仅不能感知可见世界的宏大,对神秘的不可见世界更是一无所知。以上对《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部分做了详尽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后世作为印度宗教精髓的三位一体的思想、轮回的教理以及种姓的区分都没有在这本书中出现。如前文所述,《梨俱吠陀》第十卷中关于普鲁沙的章节正是种姓思想萌芽的体现。

怀疑思想的起源及优化方案

随着时间的流逝,僧侣们开始思考诸如宇宙的秘密、未来的命运这样的大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产生了存在至高无上神的想法。至高无上神是高于自然神、统治自然神的存在。在世人发现至高无上神的种种力量后,至高无上神就以各种不同的名字,受到世人的崇拜。他全知全能的神力在各个方面都有展现。而且人们还试图用至高无上神的理论来解释创造天地的秘密。这是雅利安民族第一次尝试对该类问题做出解释。就这样,《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研究开始从自然、自然神以及自然现象的崇拜过渡到对创造天地的秘密的探求。这在《梨俱吠陀》第十卷中有体现。这个部分非常有名,翻译如下:

当时既没有“有”,也没有“无”,

既没有天,也没有地。

什么东西覆盖着?

是不是不坏的深水?

当时没有死,也没有不死,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起先宇宙没有界限,

全部都是不坏的深水。

在广袤天空的围绕之处,

他因冥想之力而生。

这里因欲望而生。

这就是创造的源泉。

智者们在心中以智慧探索,

在“无”中发现了“有”之联系。

这里还产生了一股力量,

这创造是从哪里来的?

谁才真的知道这一秘密?

诸神们是在这一创造之后才出现的?

因何而生?

谁才知道这个秘密呢?

这创造是从哪里出现的?

只有在天上统治这个世界的他,

才知道,或者他也不知道。

由此可见,僧侣们已经意识到有和无的对立,以及诸神也是被创造出来的。更进一步来说,万物都起源于这不存在有和无的原始的混沌世界。在混沌中,先是有了冥想和欲望,并以冥想和欲望为动力产生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万物的萌芽。最后,在对是否有人知道这一创造过程的问题上保持怀疑的态度,这其实就是关于宇宙的唯心主义泛神论思想的表现。起源于神话的宗教选择了与该神话相关的哲学的发展道路,并成为后世大放异彩的各派哲学的起源。(www.xing528.com)

《梨俱吠陀》中还有章节对人类力量的渺小发出感叹:单凭人类的力量不仅不能感知可见世界的宏大,对神秘的不可见世界更是一无所知。该部分出自《梨俱吠陀》第十卷,也很有名,翻译如下:

起先出现了金胎,

他生下来就是万物的主人。

他创造了大地和天空。

他赋予万物生命和力量,

诸神们都要听从他的命令;

他的藏身之处永恒不灭,

他的影子就是死。

他的力量时而沉睡时而觉醒,

他是世界万物的主宰。

他支配着所有人和动物

因为他,天辽阔,地坚硬,

因为他,天,不,应该是最高的天才得以撑起,

因为他,才有了光明和空气。

赋予诸神生命,

用充满力量的眼睛,

环视着富含水气的混沌,

他是力量的源泉,

他是人类祭祀的缘由,

他是凌驾于诸神之上的唯一的神。

这位神到底是谁?

我们应该向哪一位神供献祭品?

以上对《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部分做了详尽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后世作为印度宗教精髓的三位一体的思想、轮回的教理以及种姓的区分都没有在这本书中出现。发现三位一体思想的时间要更靠近后世;轮回思想的萌芽要在下一个时代的《爱达罗氏森林书》中才出现;种姓的思想也被认为是在下一个时代才形成。如前文所述,《梨俱吠陀》第十卷中关于普鲁沙的章节正是种姓思想萌芽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雅利安人在印度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对曾居住过的北方故乡念念不忘。北方的故乡住着诸神和古仙人。人们在那里能够听到来自天上的歌谣。印度人认为,高高的天上有极乐净土,那里聚集着诸神和古代的英雄,亲切和勇敢的人也都在那里,享有永久的和平宁静。印度人的脑中总是会闪现这样的画面:北方的故乡才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