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请注重用词,减少不过和但是的使用

请注重用词,减少不过和但是的使用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束手无策、进退两难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对方请求中合理的部分,然后再用连接词“不过”和“但是”来进行转折,从而达到委婉拒对方的目的,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在拒绝他人之前,可以先由衷地表示感谢,然后再用连接词“不过”和“但是”来委婉地拒绝别人,做到既能坚持个人的观点,又不至于太伤别人的面子。

请注重用词,减少不过和但是的使用

拒绝别人的要求,直接说出“不”字来,总会让我们感到很为难。答应的话,自己办不到,不答应吧,又怕别人面子上下不来。当我们束手无策、进退两难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对方请求中合理的部分,然后再用连接词“不过”和“但是”来进行转折,从而达到委婉拒对方的目的,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赵敏自己办了一家服装厂,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开了一条销路,并且还有许多产品销往国外。服装厂的效益好了,自然就有不少的人愿意到她的公司去工作。除了应聘者络绎不绝之外,还有不少的人找熟人托关系,希望能够到她的工厂里求得一个职位。

这一天,赵敏的一个老朋友给她打来电话,说想要给她推荐一个刚刚从服装学院设计系毕业的“人才”,问她是否愿意接受。正准备再次扩大规模的赵敏当时很需要一些专业的设计人员,而且这位朋友和她的关系又不一般,于是就爽快地答应让那个服装学院毕业的学生来面试。但是,面试的结果让赵敏感到非常失望,对方根本不像朋友说的那样是一个“人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就连基本的设计知识都不懂。

赵敏这下可犯难了,接受这个人吧,他明显地不适合这份工作,不接受吧,又怕无法给朋友一个很好的交代。毕竟,这位朋友在赵敏创业初期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经过再三的考虑,赵敏决定拒绝留用这位“人才”。但是,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又在考虑用哪一种方式来跟朋友说这件事。

三天之后,赵敏高兴地给朋友打电话,说“非常感谢您给我推荐的这位人才,经过我们这里几个领导的商议,认为他非常有能力。只不过,他所学的专业和我们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我们这里上班我们自然表示欢迎,但是这样做的话只能限制他才能的发挥。我想,还不如让他找一家对口的单位,找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公司和岗位。我可以在我的朋友中问一下,看看有没有人需要这样的人才,您看好吗?”

朋友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听赵敏这么一说,心里便明白了,就很爽快地说:“既然是这样,你就不要为难了,再让他去别的公司试试吧。”(www.xing528.com)

赵敏在拒绝朋友推荐的人才时,并没有直接说不能用,而是先对朋友表示了一番衷心的感谢,然后,她接着说:“但是这样做的话只能限制他才能的发挥。”这样就会让朋友和被推荐者感到十分有面子,对不能聘用的结果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反感。最后赵敏还说了一句“我在我的朋友中问一下,看看有没有人需要这样的人才”,这样就会让对方不至于因为没有被聘用而耿耿于怀,反而对她充满了感激。

当对方向你提出要求的时候,如果你从一开口就说“不行”,必然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不如先肯定一下对方,对他的要求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后再巧借连接词“但是”“不过”来陈述理由,这样就能让对方理解你的处境,从而不再强人所难,主动地放弃请求。

比如,当你的朋友想让你帮他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而你却没有时间去帮他的忙,在这个时候你万万不能说:“我哪里有时间去管你的事,你还是去找别人吧。”这样说虽然达到了你的目的,却会给朋友带来伤害。为了慎重起见,你不妨这样说:“我非常愿意帮你的忙,毕竟这是一次让我得到学习和提升的好机会,但是我手头上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我想以你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完全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这一任务的,要不您自己先干着,等我把手头上的事忙完再过来和你一块去完成这项工作,好吗?”

这种带有建议性质的拒绝,既能让朋友知道你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事情,又达到了拒绝的目的,做到了合情合理,想必对方再也不会说出其他的话来。

在生活中,我们在拒绝他人之前,可以先由衷地表示感谢,然后再用连接词“不过”和“但是”来委婉地拒绝别人,做到既能坚持个人的观点,又不至于太伤别人的面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