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吹管乐器在古代齐国的制作工艺和发展水平

吹管乐器在古代齐国的制作工艺和发展水平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笙、竽从乐舞图来看,笙和竽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乐器。设计合理,制作精细,充分反映出齐国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发展水平。从各地出土的画像石来看,埙可以和排箫、笙、竽等乐器一起作为乐舞百戏的伴奏乐器,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乐器之一。吹埙·嘉祥关庙画像石排箫是一种用许多由短到长的管子排在一起做成的乐器。以山东汉画像石作为依据,学者林济庄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乐器独奏”。

吹管乐器在古代齐国的制作工艺和发展水平

笙、竽从乐舞图来看,笙和竽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乐器。《释名·释乐器》云:“笙,生也。竹之贯匏,像物贯地而生也。”据《说文解字》“竹部”记载,笙“十三簧。象风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风俗通义·声音》中说笙“十二簧”。据吴曾德考证,考古发掘的笙也是十二簧。

竽的形制比笙大。《说文解字》“竹部”:“竽,管三十六簧也。”《风俗通义·声音》记载竽“管三十六簧也,长四尺二寸。今二十三管。”古人很爱听竽,战国时期齐宣王和齐湣王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滥竽充数”就是宣王和湣王酷爱听竽而引出的故事。《后汉书.桓帝纪赞》云:“桓帝好音乐,善琴笙”。南北朝时,竽衰亡,笙却流传至今,而且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埙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释名·释乐器》注云:“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风俗通义·声音》:“埙,烧土为之,围五寸半,长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为六孔。”《说文解字》“土部”亦云:“埙,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有人认为埙是周朝暴辛公发明。“《世本》:‘暴辛公作坝’。”据考古发现,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埙就已经出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潍坊姚官庄出土的陶坝、长岛大里山北庄出土的陶埙都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埙。另外,曲阜九龙山沂水高桥镇、青州市、临淄章丘女郎山分别出土过春秋或战国时期的埙。齐国古城出土的一枚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三孔陶埙。设计合理,制作精细,充分反映出齐国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发展水平。

埙的音色浓郁、柔婉,战国时期的坝已具有十度宽的音区。从各地出土的画像石来看,埙可以和排箫、笙、竽等乐器一起作为乐舞百戏的伴奏乐器,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乐器之一。

吹埙·嘉祥关庙画像石(www.xing528.com)

排箫是一种用许多由短到长的管子排在一起做成的乐器。形状与凤凰之翼类似。古代书籍中称之为“箫”,民间常称之为排箫。排箫有大小的区别,大的排箫称为“言”,小的排箫称为“筊”。在鼓吹乐中,排箫应用的比较广泛。箫可以表达出清雅悠远的意境,收到了汉代文人墨客的热烈欢迎。从乐舞图中看,乐人一般一面摇鼗一面吹箫。在汉代乐队中,排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乐器。

笛,在汉代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乐器。《说文解字》“竹部”:“笛,七孔筩也。”《风俗通义·声音》:笛“武帝时丘仲之所作也。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二尺四寸。七孔。”马融说,闻笛声则“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由此可见,汉代文人对笛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管。根据《诗经·周颂·有瞽》中记载:“箫管备举”来看,先秦时期“管”就已经出现了。从管的产生一直到其发展到汉代,它实现了从玉制到竹制的过程。

汉代的娱乐生活中,音乐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大丰富。以山东汉画像石作为依据,学者林济庄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乐器独奏”。他认为,“汉代的乐器独奏只多以能够在山东汉画像石中完整的保存下来,这说明当时乐器本身表现出的性能、乐曲的创作以及乐人的演奏技艺都已经达到了一种较高的水平”。第二,“乐器合奏”。同乐器独奏相比较,“乐器合奏在汉代人们音乐生活中发展的更为广泛”,而且乐器合奏逐渐脱离了礼制的束缚,这反映出秦汉时期雅乐逐渐向俗乐过渡的时代特征。第三,“器乐伴奏”。可以这样说,山东汉画像石中关于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基本上已经涉及到了音乐所能涉及的所有艺术表现领域,而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地从民间俗乐中吸收了新鲜血液,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