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善用补白点睛

读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善用补白点睛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读中学时,购买了郑逸梅的《艺林散叶》等书,曾读得津津有味。郑逸梅先生笔下出现的人物都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他们是中国最末一批封建士大夫,也是第一批近代知识分子,他们生活于乱世,有六朝士人之风。郑逸梅先生所写的艺人都是与其有所交往者,识其人记其事,读之感到亲切可信。而郑逸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真切可信,加上郑逸梅先生文笔老辣,画龙点睛,越读越有味。

读朱孔芬编选《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善用补白点睛

我在读中学时,购买了郑逸梅的《艺林散叶》等书,曾读得津津有味。因其文白相间,内容丰富,写人记事,寥寥数语,字字精辟,尽得风流,令我读之了解了不少近代艺坛趣闻,增加了不少书法等方面的知识。著名书评家陈子善曾在《人淡似菊品逸于梅》一文中说:“郑老的补白多则数百言,少则十余字,文字精练,耐人玩索,吉光片羽,足资启迪。他写人物,只描画其一眉一目,一笑一颦;记事件,只对其涉笔成趣的精彩部分加以渲染;抒情怀,也是含蓄浓缩,以格言点缀其间。如最短的一条‘许地山擅弹琵琶’,寥寥七字,就把许地山鲜为人知的特长和盘托出。这种‘补白’被论者称之为‘郑公体’,既继承了六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和清代张潮《幽梦影》的传统,又有郑老自己的创造和风格,推陈出新。”

郑逸梅在《沈石友与吴昌硕》一文中写道:“昌硕尝冒雨赴常熟,访石友,即留宿其家,供馔有松蕈一簋,为常熟名产,厥味清腴鲜美,昌硕啖食,赞不绝口,此后石友经常以松蕈邮寄昌硕。石友嗜泗安麻酥糖,昌硕也经常以麻酥糖为赠。一次同登虞山,寻言子井,访桃源洞,携酒对酌。又品茗于逍遥游,上剑门,题名石上,作为鸿雪。又在拂水岩赏月,清辉流映,衣袂生凉,两人引为至乐。”“昌硕作画,觉得惬意的,便赠给石友,因此石友所藏昌硕的花卉画幅独多,有一幅达摩像,寓庄于萧疏中,那是昌硕神来之笔。石友悬诸斋头,日夕相对,说是无边无相,也是无边友谊。原来石友学佛有得,他有《悟彻》一诗云:‘悟彻万像都是假,何妨一笑暂为痴’。”郑逸梅先生笔下出现的人物都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他们是中国最末一批封建士大夫,也是第一批近代知识分子,他们生活于乱世,有六朝士人之风。双重身份使他们成为跨越两个时代、两种文化桥梁,在对传统的超越与守护之间,郑逸梅先生与他们多有交往,他的生命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他笔下,刻画了他们坎坷的心灵,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智慧。读了与那一辈文人同悲喜、共命运的郑老所写文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郑老的文章如读《世说新语》,在读郑老文白相兼、轻松幽默的补白文中,可以感到魏晋狂狷文士的近代遗风,真切捕捉到近代文人生命中那一份真性情。

爱好书法,对近代书坛上的奇闻逸事比较关注。郑逸梅在《书法大家林散之》一文中记载:“他的江上草堂,是在乌江猴山,环境很好,据到过他那里的单人耘说:‘草堂前有一块平地,通向柿园的竹篱门,旁边有一棵樱桃树,暮春时节,樱花盛开,小溪边,摇曳着几行垂柳,新绿映入门扉,一排四五间瓦屋,砖砌庭院,日间很静,没有人来,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散老坐在一张藤椅上,手持一卷,朗声吟诵,把乌江特有的口音拉长,显得高亢,苍凉,好听极了。’这种生活,多令人歆羡啊!”读了这段短文书法家林散之的生活情趣如图画一样展现在我眼前,比读那些长篇阔论收获更多。古人行文讲究精约,时人虽下笔万言,但常常言不及义。郑公文风,曾影响我为文,其收藏爱好及养生之道,也启发了我的生活。在十多年前,我曾写一文介绍郑逸梅先生养生法,发表于《信息时报》。(www.xing528.com)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此书多数文章较长,以记人为主,所记的艺人都是我钦羡之人,读这些文章,有时比读长篇传记收益更大。郑逸梅先生所写的艺人都是与其有所交往者,识其人记其事,读之感到亲切可信。当今一些作者写传记,多为道听途说,虚构多于真实,读来缺乏亲切感。而郑逸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真切可信,加上郑逸梅先生文笔老辣,画龙点睛,越读越有味。

2005年12月3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