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朱忆湘、柴建国《卫俊秀传》:探索自我成长之路

读朱忆湘、柴建国《卫俊秀传》:探索自我成长之路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参加工作二十三年之际,也是二十三年来工作最繁重、忙碌之时,我网购了《卫俊秀传》。我早就盼望此书出版,近年来我读了卫俊秀的《居约心语》、《卫俊秀学术论集》,每天读几则《卫俊秀日记全集》。我心头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今天读完了《卫俊秀传》,我仿佛在卫先生的海洋里畅泳一次,对卫先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卫俊秀六十岁时最难容忍的就是人格被侮辱,尊严被践踏。

读朱忆湘、柴建国《卫俊秀传》:探索自我成长之路

在我参加工作二十三年之际,也是二十三年来工作最繁重、忙碌之时,我网购了《卫俊秀传》。我每天忙于参与筹备广州亚运会工作,在工作之闲暇,或深夜之时,不断阅读此书,今天终于阅毕了。我早就盼望此书出版,近年来我读了卫俊秀的《居约心语》、《卫俊秀学术论集》,每天读几则《卫俊秀日记全集》。有一段时间,还用毛笔抄写卫俊秀论书妙言,又请同事李钧锁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同学复印了《卫俊秀碑帖札记辑注》、《卫俊秀书古诗十九首》、《启夏墨缘》等,对卫先生的著作及书作进行了品读,近年来,我每天都沉浸在卫俊秀先生的书法艺术和精神世界里。卫先生的身世令我泪下,卫先生的毅力和情怀令我振奋,卫先生的书作及著作令我深思。卫先生感动我的地方很多很多,他是一个海洋,一个孤独而深沉的大海。每读卫先生一篇文章,一则日记,一幅书作,我仿佛是在海边拾到一个贝壳,无比兴奋。我心头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今天读完了《卫俊秀传》,我仿佛在卫先生的海洋里畅泳一次,对卫先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可以把读卫先生这个大海的感受说出来。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谕。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卫先生的一生,证明了孟子之言乃千古真言。卫先生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复杂而痛苦的人生经历:五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十四岁时最疼爱他的两个姐姐也相继病死,人间的凄凉过早地向他袭来。他参加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曾亲历震惊晋南的“景村惨案”,在日寇的枪口刺刀下幸免一死。1955年因上海泥土出版社出版其学术专著《鲁迅野草〉探索》,遂被株连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受到长达三年的审查和批判,又于1958年被捕入狱,经历了四年的囹圄之苦,备受折磨和欺凌。出狱后又被强行逐回原籍景村,戴帽子劳动改造,在十多年里过着软禁一般的生活。1979年他终于获平反,二十四年的不白之冤,终于以无罪而告白于天下。世上有多少个生命能承受得了二十四年的不白之冤,并且在蒙冤的日子里,备受各种折磨?而卫先生在蒙难的二十四年里始终坚持书生本色,攻书练字,不为困境所压倒,更加坚强地为自己的学术和书法事业而奋斗不息,我怀疑卫先生之身是钢铁炼成的。

每当读到卫先生在困顿的日子时,我不禁流泪。卫俊秀出生时,大姐十岁,二姐五岁,体弱多病的母亲因干瘪的乳房已咂不出一点奶水,母亲又失去了自理能力,照顾小俊秀的责任就落在姐姐身上。两位姐姐过早地担负起了一个母亲的责任,把家里仅有的一小瓮红枣熬成汤汁,再把小米酿成面粉,拌在一起熬成枣糊,不分昼夜地喂小卫俊秀这个弱小的生命,小俊秀终于顽强地活下来了。卫俊秀对两个姐姐的养育之恩终生不忘,八十六岁时,他在《自订年谱》中深情地写到:“母宋氏,体弱多病,缺奶,由大姐、二姐喂养红枣一小瓮成人”。五岁时,卫俊秀经历了人生第一场灾难,病榻上缠绵已久的母亲终于耗尽了生命,临终前,她紧抓小俊秀的手,拼着全身力气叮嘱两个女儿要照顾好小弟弟。可是在二姐十七岁时,无情的病魔又夺去了一位尚未出嫁而承担母亲重担的花季少女。卫俊秀永远也不会忘记二姐临终前那绝望的目光。二姐已经衰弱得说不出话了,用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年幼的弟弟,眼神里有无数的叮咛,无尽的眷恋。而祸不单行,对二姐的去世最难接受的是大姐,下葬那天,身体虚弱的大姐,悲痛欲绝,不顾亲友的劝阻,执意要送妹妹最后一程。大姐竟哭得昏厥过去,再也没醒过来。作者在《卫俊秀传》中写道:“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雹碎春红,霜凋夏绿。两个正处在春红夏绿年华的姐姐相继去世,使卫俊秀又一次坠入痛苦的深渊。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无情,他陷入了无边的迷茫之中。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黄土高原上,一个少年也开始了对生存与死亡问题深深的思考。浩瀚宇宙,个体生命不过是一粒随风飘荡的微尘,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为什么不能决定自己的祸福寿夭?”晚年的卫俊秀时常追忆这一段经历。他在《自订年谱》中写道:“二姐病故,旋大姐亦病故。坠入悲观主义,常想到人生问题,无以自解。”多灾多难的少年经历,对他后来研究庄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他终于成为一个睿智的哲人。

195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卫俊秀被造反派抄了家,他在九十岁时写的《罪案》一文说:“随后遭到抄家,先在校内我的住室,书籍抄去二百余本,包括马列主义著作、日记、笔迹、重要信札、书稿、研究鲁迅计划、纲要十来本。晚上又到城内我租住的房舍,翻箱倒柜,衣物、书籍捆走一大包。老伴携带不到三个月的女婴,赴太原姐姐家送女婴去了。家中只留有九岁的儿子和保姆。我走出家门到院心哪敢回头看一眼!心如刀绞,泪已沾巾矣!”1960年秋,卫俊秀所在的劳改队集体迁移到数百里外的陕北佳县密林中伐木。这里险象环生,环境恶劣。他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置身于原始森林,过着与鹿豕为友,时亦碰到凶狐恶豹等物为一体的日子。”他那一双用惯了书和笔的手,此时却拿起了铁锹和刀斧,在原始森林里披荆斩棘。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出身于劳动家庭,他们不拒绝劳动,但是,当劳动变成一种惩罚时,这时的劳动已是一种耻辱。1962年卫俊秀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劳改生活,又被遣回原籍,再遭劫难。卫俊秀六十岁时最难容忍的就是人格被侮辱,尊严被践踏。卫俊秀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整风中把知识分子压得低了些,这次运动简直是侮辱。”1978年5月6日,卫俊秀在日记中写道:“吾自高校时,年少,然笃于学,期能位在教授,有所著述,于愿足矣。四十岁后稍获成绩,而中遭事故,几至不起。从此青蝇白鸟,纷然扑来,倒上为下,变白为黑,捏造诬陷,唯恐其东山。不知余之抗性,激则厉,愤则刚,喜遇矛盾,欢迎钉子,从不气馁,更加凛冽。经验告予:乞求退让,结果必糟,反面斗争,倒有是处。则铁面无情殆亦处世之一法欤。今后作风,不迁就,不周容求全,不作短工,不真空白,不踩人脚跟,自作主宰,自成王国正则为,不正则安。辕下之驹,堂下妾妇,一昧奴态,吾以为羞。”遣返故里过着孤苦无依的日子时,卫俊秀虽年已古稀,还是老骥伏枥,用自己的双手去挣工分。1977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卫俊秀,每天天未亮就上山割草四十公斤,因超负荷劳动,发烧上火,他喝了两瓢冷水以压火气,也真见效,真是打不倒的铁人,硬骨头!(www.xing528.com)

这几年,我在读卫俊秀的日记和传记时,常常为卫俊秀先生不屈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我不断寻找卫俊秀先生的精神来源。卫俊秀的学生柴建国曾问卫先生:“久处逆境,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卫先生说:“当你心灵上受到无理的欺辱,你怒不可遏,无以自拔自救,你疑心会不会成神经病,害一种不治之疾时,请你赶快乞灵于毛颖先生,展纸濡笔,它比万灵丹有效得多。”在悲歌苦吟的日子里,唯有书法可以使卫先生的精神自由自在地翱翔而摆脱现实的困苦。宗教产生于苦难,是苦难者自我拯救的心灵寄托,书法就是卫先生寄托心灵的宗教。同时,哲学也是卫先生在困厄岁月中的精神支柱。他说:“哲学、艺术已成为我的癖好,摆它不开。它给我以力量,也给我以安慰。”特别是庄子哲学对他的影响尤深,历代多数读者从《庄子》中读出的是消极避世,玄虚悲观,而卫先生独具慧眼,他从庄子笔下那“击水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身上,看到了庄子“志向高远,磅礴万物”的气魄。庄子这位“漆园小吏”,布衣粝食,生活贫困,却精神自由,安贫乐道。庄子是寂寞一生的大哲学家,他的书安慰了一代又一代失意的文人,也安慰了挣扎在苦难中的卫俊秀。卫先生说:“读庄生文,书青主字,览岳飞题记,诵司马迁史,吟杜子诗,为乐事。”他认为书法首先是哲学的,书法以其独特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中国哲学精神。欣赏一件作品,正如看一个人物。他的人品道德、思想、作风都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一个字里面,不知蕴含着多少哲学思想和艺术家的感情。一点一画都是聪明睿智。卫先生认为:“书,有书之书,有不书之书,有求工而工,有不期善而善。官正神行,以知天倪。举凡自然界之奇观尤类,一起凝上笔头。指与物化,神与天游,介者多画,一扫外缘,殆戏正与耳。此中天机,谁人识得?尸视天下,睥睨世途,又奇杰之谓,固非逃世人也。规矩以心,疾徐应手,无法皆法,无意皆意,我才之多少与风云并驱,不知为人写字,抑或字写人,字亦画,画亦字,并入仙界诗境。”搏击于书法艺术海洋是卫先生感到最快乐的事情,书艺自有乐趣,万有莫及。

卫先生处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年代,而我行我素,奋进不懈,历尽人海风涛,他的人品和书品堪称我辈之模范,不愧当代风流倜傥之人。卫先生曾在日记中写道:“顺境害熬人,人不自觉;逆境给人以力量,人也不觉也。要善于处逆境,欢迎逆境,长我志气,增我毅力。顺流而下,哪个人不会?逆流而上,非有大勇者难能。”卫先生以哲学化解了困难,用书法点亮了人生。他的坚韧与顽强让我感叹,他是我思想和艺术的精神导师!纵观卫先生一生,他在“作人”上是一位杰出的成功者。卫先生在《我与书法》一文中也承认:“作人”和“活人”绝对不同,大概会作人的人,必不会“活人”,会“活人”的人,也难以会“作人”。这是卫先生经历痛苦磨难之后的甘苦之言,也是他九十多年人生历程的自我写照,更是卫先生在书法和学术上取得成功最主要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作人”。傅山先生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卫先生是一位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当代贤智者。卫先生一生最崇仰傅山和鲁迅,主要原因是傅山先生和鲁迅先生的民族气节及铮铮铁骨精神感动了卫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卫先生亦然。惟其如此,卫先生方能下笔如风云雷电,气势雄大,如黄河之水,九曲回肠,而至大至刚之浩然正气充塞其间,豁人耳目,启人心胸,非其人不能作其字。卫先生的书法好,学问更好。卫先生读研古圣贤书,更做圣贤事。他研读庄子、傅山、鲁迅的书,学会了庄子的傲世,学会了傅山的坚强,学会了鲁迅的傲骨。读卫先生的书作,我也读出了充盈其间的学问气和刚正气。总之,卫先生正道而行,抱道不曲,拥书自雄,其身如泰山,岿然屹立,其心如清风明月,爽朗矜肃。卫先生是一本“作人”的大书,令人品味不尽,令人读之亢奋不已。

2010年10月17日晚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