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困境同行,全力配合

与困境同行,全力配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拉程勇上船,吕受益同意了这个条件。第一次走私,程勇买回了大量的格列宁,吕受益也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低价药续命。既然麻烦了我,又怎么能大条到上屋抽梯,留我一个人难堪。如果是我们开口求助,那配合别人善意的帮助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阿亮及时的补救既让张坤看到了他的真诚,又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感谢,满足了张坤帮忙时的“内心动机”,张坤付出的热心得到了回馈,自然不会心生芥蒂。

与困境同行,全力配合

配合别人善意的帮助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2018年的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这样一段插曲:

身患白血病的吕受益请男主程勇帮忙,到印度代购一种叫格列宁抗癌药。程勇起初不答应,最后迫于生活压力,还是答应帮吕受益这个忙。

程勇并不是白血病患者,他是在帮吕受益,更重要的是他想靠卖药赚钱。于是,他提出,在药物走私回来后,吕受益必须帮他一起卖药,否则他就不去印度。

为了拉程勇上船,吕受益同意了这个条件。

第一次走私,程勇买回了大量的格列宁,吕受益也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低价药续命。可当程勇打算和他一起卖药时,吕受益却说,卖假药是违法的。意思很明白,他只是想买药续命,不是要卖药挣钱,更不想承担这个风险。

原本和善的程勇这下坐不住了,他从吕受益手中夺走格列宁,扔进了行李箱,并且对吕受益说:“这是讲好的条件,不帮卖药,那你也没药吃。”

程勇倒卖救命药的合法性暂且不说,这个电影片段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别人答应帮助你后,作为求助人,你要尽量履行你该尽的义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请朋友帮你买部手机,见面拿到手机再给他钱。如果朋友手机都买好了,正准备给你送过来,你突然说不要了,这让别人怎么想?

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

我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位刚入行的小姑娘,她喜欢文字,平时也会写文章赚点零花钱。有一天,她拜托我帮她推一本小说,因为她人脉有限,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编辑。

我很喜欢这个小姑娘,答应抽空帮她投稿。为了避免一稿多投,我特地叮嘱她,等我一个月时间,这期间尽量不要再海量投稿,如果有人要她的稿子,她也一定要提前跟我说,以免撞车了。

小姑娘非常高兴,也保证不会再投稿。

我联系了几位出版社的朋友,把稿子发过去,耐心地等消息。第三周的时候,一位要好的编辑告诉我,稿子在社里通过,可以商谈出版事宜了。

我连忙把好消息告诉小姑娘。良久,她给我回复:“呀,可是稿子我已经签出去了。”

我有些生气,问她:“我不是提醒过你,有人要你的稿子,提前跟我讲吗?现在你让我怎么跟出版社的朋友交代?”

她连忙道歉,说忘了。

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出版社那边,也只能去道歉,毕竟耽误了他们的时间。

我非常相信,这个神经大条的小姑娘真的只是忘了我交代过的话,但她给我造成窘境也是事实,我好心帮她,怎么最后还要我跟别人道歉呢?(www.xing528.com)

说好的帮忙条件,如果你不能做到,就不要允诺。如果只是为了让人答应帮忙就胡乱承诺,完全不去履行,那只会让人厌恶。

就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如果对我不放心,完全可以靠自己呀,又何必来麻烦我呢?既然麻烦了我,又怎么能大条到上屋抽梯,留我一个人难堪。

让帮你的人寒心,无疑会令你们的关系进入冰冻期。

诚然,时间在走,事情在变。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下一步。这一刻你需要帮忙,下一刻你可能就不需要了。但在别人帮你的热心和事实发生变化之前,哪怕是你不需要帮助了,也要妥善解决因此给他人带来的麻烦。

如果只是麻烦别人借点钱,但你突然又不需要了,直接跟对方说一声,顺带着感谢一下就行,可是请朋友代买手机这种事,哪怕你已经不需要手机,这个钱也不能让朋友出。

的确,帮朋友忙,是不应该有条件的。但我们所说的条件,并不是一种谈判的筹码,而是你必须要为帮助你的人创造的条件。如果你麻烦了朋友,却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别人出力没结果不说,最后还下不来台。你又有什么资格找别人帮忙呢?

如果是我们开口求助,那配合别人善意的帮助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当然,不同的忙有不同的帮法,不同的帮法需要的是不同程度的配合。哪怕是有特殊情况出现,你也可以做出最大限度的弥补。

阿亮从外地返回省城,正值春运,年关将至,下火车后,阿亮没买到回县城的汽车票。

着急回家过年的他给朋友张坤打了个电话,要张坤帮个忙,开车接他回去。

他和张坤一块儿长大,感情非常不错。尽管要开两个多小时的车,但张坤二话没说,马上就来接他。快到火车站时,阿亮打电话告诉张坤,自己临时有点事,要去省城姐姐家一趟。

张坤说:“我这都已经到火车站了。”

阿亮很不好意思,连声说抱歉,他很快想好了处理方法:“你要是不着急回去的话,咱俩在县城玩一天,等会儿我先请你吃个饭,你再跟我一起去姐姐家拿点东西,晚上你要乐意就和我一起住我姐姐家,不乐意咱们就找个好点的酒店住一晚,叙叙旧。你看怎么样?”

张坤欣然同意。

每一个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都希望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回馈,“白忙一场不落好”,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结果。

阿亮及时的补救既让张坤看到了他的真诚,又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感谢,满足了张坤帮忙时的“内心动机”,张坤付出的热心得到了回馈,自然不会心生芥蒂。

没有谁的时间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麻烦别人可以,别人为此白忙活了一阵,哪怕最后你不需要对方的帮助,至少要表达你的歉意和感谢。因为无论有没有帮上你,别人的付出都已经是既成事实。

谁的时间不宝贵?没有人是专门为你服务的,哪怕他是你最好的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