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次设计:三卡系统的优化方案

初次设计:三卡系统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练习反馈卡”设计为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细致的观察、审清题意是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练习反馈卡”中设计了一道一次函数的综合题,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本题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亲身体会并明确函数图像中的起点、折点、终点、交点的意义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初次设计:三卡系统的优化方案

一次函数图像信息类问题是一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情境的图像信息题。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字、情境、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信息,充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转化能力;与此同时还需具备扎实的一次函数基础知识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还包括数形结合、转化化归、方程等基本数学思想。课前我在学生中作了有关一次函数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主要反映有两点:(一)害怕函数应用题;(二)不会看图。

(一)“先行学习卡”设计

为了先充分暴露学生在一次函数图像信息问题中学习的现状,我在先行学习卡环节设计了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希望通过学生分组探索,阅读图中蕴含的信息,自主归纳这些信息,初步使学生懂得分析图像,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先行学习卡|

已知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自行车摩托车沿着相同的路线从甲地到乙地,图中反映了两人行驶过程中,距甲地的路程S(km)随时间t(h)的变化关系。

请你将在函数图像中获取的信息画在一个实际的行程图中。

归纳一次函数的图像信息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

1. 看图像坐标系上所表示的数字的意义,两条坐标轴代表的意义。

2. 看图像的发展趋势。

3. 看关键点(起点、折点、终点、交点)

(二)“合作探究卡”设计

为有利于展示学生“读图、画图、用图”这一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合作探究卡”继续以图像为载体设计了一道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的一次函数信息题,深入考查一次函数的意义和性质,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思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合作探究卡|

小张骑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小张从甲地出发,开始1小时是以20 km/h匀速前进,然后在路上停了1小时,后面又以20 km/h匀速骑了2小时到达乙地。到达乙地之后,又以30 km/h返回。

1. 根据描述画出小张距甲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像。(www.xing528.com)

2. 分别写出图中线段OABC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 小王与小张同时出发,按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小王距甲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为y=12x+10。

在图中画出小王距甲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像。小王与小张在途中共相遇几次?计算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三)“练习反馈卡”设计

为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细致的观察、审清题意是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练习反馈卡”中设计了一道一次函数的综合题,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本题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亲身体会并明确函数图像中的起点、折点、终点、交点的意义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练习反馈卡|

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像进行以下探究:

1.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2. 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3. 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 求线段BC所表示的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5. 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在练习反馈卡中,第(1)、(2)问是信息读取;第(3)、(4)问是图像理解;第(5)问是问题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