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正义主体的重要意义

气候正义主体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的气候正义,有别于作为伦理关怀的生态主义。面对气候正义中无差别主体的表述,气候正义主体类型化的分析强调了气候危机后果的普遍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正确的。气候正义主体的情境,正是正义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结合状态。当然,由于资料占有的局限,我们在对气候正义主体进行情境分析时,可能只是选用了其中的部分要素和视角。

气候正义主体的重要意义

气候正义主体的探讨在整个气候正义的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界定了气候正义的共同体,区分了气候正义与生态主义在主体论上的范畴,为气候正义确定了利益和负担分配的范围,同时它提示我们在气候正义的讨论中,要重视主体的情境因素,并据此设计实体气候正义和程序气候正义的相关制度。具体而言,讨论气候正义主体具有如下意义:

(一)划清气候正义与生态主义的分野

从字面来看,气候正义的提法似乎有生态主义寻求人类与自然衡平的思想意蕴。但正如前述,气候正义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正义,相应的气候正义主体含义和详细分类也更进一步的揭示了气候正义的这一实质,一个国家的国民、未来世代的人类、人类生存依赖的气候系统以及生存于这一气候系统中的其他物种,不是在一个观念层面的主体。作为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的气候正义,有别于作为伦理关怀的生态主义。综合来看,气候正义主体划清了气候正义与生态主义的主要区别:首先,从目的来看,气候正义运动与其说是环境保护运动,倒不如说是一种以人权保护为目的的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运动更为确切,气候正义关注的主体范畴只局限在人类社会内部。其次,从条件来看,正义的讨论是以相互性的条件为其前提,气候正义也是如此,它依赖于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的观念表示和行动,这种相互的条件性显然区别于生态主义的单向条件,区别于生态主义的核心价值——仁爱,“如果一个人的善意不以他人的相同善意为条件,这种善意就超越了正义的局限而具有仁爱的性质。”[15]生态主义对自然和其他物种的仁爱是单向条件性的,人类可以在仁爱情感的支配下,为自己设定对于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道德义务甚至是法律义务,但这种道德泛化的现象并不符合正义观念,超出人类社会内部主体的仁爱也超出了气候正义的范畴。

(二)揭示气候正义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气候正义主体”是一个作为类主体的共同体,但更是一个作为个体呈现的有差异的主体。在以西方气候正义为主体的当代气候正义的各种论述中,经常出现“人类”、“我们”这样的全称名词,它们往往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被使用。当代气候正义正是要站在人类这个类主体的角度上,对以往的价值观念展开自省、批判和前瞻。面对气候正义中无差别主体的表述,气候正义主体类型化的分析强调了气候危机后果的普遍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正确的。现实的问题是破坏气候系统程度最大的主体往往并不是承担最直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后果的主体。可以说,国际社会或国家中的强势者在对气候系统和弱势者进行着双重的压迫。虽然利用气候系统是人们普遍生存方式的一部分,但即使同样是利用气候系统,各个主体的利用目的、利用能力和程度也是大为不同的,如在对气候系统的利用目的上可能存在着维持生存和攫取财富的根本不同,即存在着满足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和基于欲望的需要的不同。各种主体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不同,其对气候正义的理解和要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气候正义的谈判和制度构建,应当能兼顾到气候正义主体分析过程中揭示出的差异。(www.xing528.com)

(三)突出气候正义主体情境分析的重要性

气候正义主体的差异性不是源于主体先天的心理学因素,而在于气候正义的主体处于不同的客观情境当中。若要讨论气候正义,就必须分析气候正义主体的情境。气候正义主体的情境,正是正义的主体性客观性的结合状态。它对于分析和理解气候正义各主体所持的气候正义立场至关重要。

情境分析方法来源于波普尔。波普尔后期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情境逻辑理论,希望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构一条贯通的桥梁。明确的“情境逻辑”概念(situational logic)是波普尔在《社会科学的逻辑》(The Logic of Social Sciences)一文中提出的。情境方法的特点在于充分地分析行动者的情境,以致能在没有来自心理学任何进一步帮助的情况下按照情境解释主体的行动,换言之,对情境进行非常充分的分析,以致最初似乎属于心理学的因素(例如愿望、动机、记忆与联想)被转化为情境的因素。[16]通过情境的因素,我们可以在客观意义上理解种种行动,也就是如果我们被置于当事人的情境(包括目标与知识)之中,那么我们就会做出他所做的事情。情境分析包括下列的要素:描述环境、分析环境、当事人的理性行为、对当事人行为的解释。[17]上述理论为我们分析气候正义主体的情境并理解主体的立场和行动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当然,由于资料占有的局限,我们在对气候正义主体进行情境分析时,可能只是选用了其中的部分要素和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