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凉州水陆画:中国宗教画的珍贵艺术遗产

甘肃凉州水陆画:中国宗教画的珍贵艺术遗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凉州水陆画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据资料介绍,全国目前共保存有水陆画900轴左右,而甘肃河西水陆画总藏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古浪、山丹、民乐、武威4县市博物馆共收藏水陆画486轴,而武威市博物馆现存280余幅。水陆画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水陆画在中国宗教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者称之为“可流动的壁画”。

甘肃凉州水陆画:中国宗教画的珍贵艺术遗产

凉州水陆画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据资料介绍,全国目前共保存有水陆画900轴左右,而甘肃河西水陆画总藏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古浪山丹、民乐、武威4县市博物馆收藏水陆画486轴,而武威市博物馆现存280余幅。

水陆画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所谓水陆,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意。这是为超度亡灵、拔救幽冥、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佛事活动,其内容主要为设斋诵经,礼忏施食。据传,水陆法会很可能起源于印度,而中国最早的水陆法会始于梁武帝萧衍,历经隋、唐、宋,至元、明两代才兴盛起来,清代晚期衰落,民国初年趋于消亡。

水陆画的内容极为广泛,超出了一般佛教绘画的范围,不仅有各种佛教、道教诸神和民间诸神,还有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六道四尘、地狱鬼众、神话传说、水陆缘起等。水陆画主要表现的手法是中国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法,勾勒、渲染十分细腻,毫发入微,即便是衣服上细小的图案纹样都画得十分精致;人物造型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亮,层次、质感、疏密、气氛无不动人心魄。其材料使用明代的双丝熟绢,线描用墨、赭、金线等配用,极具神态,表情丰富。女性题材的刻画,皆拟唐人笔趣,体态丰腴,婀娜多姿,头饰变化多端,形态各异,且面部敷色全为传统白粉三高,无一不严谨,无处不精妙,使观者充分体会到古代传统绘画的古典韵味。

水陆画使用的颜色极为考究,多以矿物颜料及金属颜料为主,有石青、石绿、雄黄、白垩、云母、赭石、金银箔料、泥金、泥银,凡选材皆为化学性质稳定之物,即使历经千年也不会褪色,能够长期保持画面色彩的鲜明艳丽。(www.xing528.com)

水陆画分上、中、下三堂,上堂为诸佛、诸菩萨、诸天帝天神,中堂为天王、明王、天龙八部等护法神,下堂则为忠臣烈士、阵亡将士等被超度者。其作用是请来上堂的佛、神及中堂的护法来超度下堂的亡灵,追荐战争中死去的忠臣烈士等,借以安抚民心,祈求太平,后演变为一种寺庙文化活动。一幅完整的水陆画就是天、地、人三界组成的立体生活全景图,表现内容多劝人行善、严戒恶行,是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创造文化艺术的见证。

水陆画在中国宗教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者称之为“可流动的壁画”。水陆画对宗教文化研究、民俗信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美术史研究、戏剧史研究等都具有极高的、不可代替的文物、宗教、艺术、文献价值,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