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隆大剧院:历经岁月的艺术殿堂

科隆大剧院:历经岁月的艺术殿堂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剧院在1887年卖出,而新剧院一修就是20年,到1908年5月25日,这座科隆大剧院才落成开幕,首演剧目仍是威尔第的作品,歌剧《阿依达》。科隆大剧院自首演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着它与意大利艺术家结下的不解之缘。1931年,科隆大剧院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市立剧院。另外科隆大剧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旧式的国际演出季传统,每年从5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

科隆大剧院:历经岁月的艺术殿堂

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40多座剧院,其丰富多彩的歌剧演出,不但在南美大陆各城市中首屈一指,而且剧目广泛,质量上乘,即便是与欧洲、北美那些最负盛名的艺术都市相比,也毫不逊色。其中始建于1857年的科隆大剧院,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艺术水平,都居拉丁美洲各大剧院之冠。

不过,新大陆上兴建的剧院,和意、法、德、奥诸国的老牌剧院比起来,历史自然要晚上那么一二百年。实际上,在19世纪初的时候,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还只有一家小而简朴的科里西奥剧院而已。那时剧院无力上演整出的剧目,只是由来访的外国剧团,演一些意大利歌剧的片段。

这座最早的剧院,后来被阿根廷一个独裁军阀叫胡安·罗萨斯的,给强行解散。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艺术事业,仍旧日益繁荣,剧院越修越多,演员阵容越来越大,其中除了当时世界各地争相聘请的意大利艺术家之外,也不乏本地的演员。只是剧目还是清一色的意大利作品,偶而也有法国的。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领风骚,风靡一时。经过几十年不断拓展,歌剧艺术逐渐吸引了一批批新的观众,高水平的演出,也总能叫座,于是旧有的剧院,开始不敷使用,人们需要一座容量更大、装备更完善的新剧院。

1857年4 月,第一座科隆剧院以威尔第的 《茶花女》拉开了首演的帷幕,剧院有2500 个座位,它的名字 “科隆”,在西班牙文里,是哥伦布的意思。新建的剧院,立即成为阿根廷全国的歌剧中心,19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人费拉里是剧院的指挥,他大权独揽,很有影响,不但使剧院的剧目几乎与欧洲同步,更推出了一批世界首演的作品。

后来为了筹措经费,盖一座新的科隆大剧院,老剧院被作价95万比索,卖给了国家银行。老剧院在1887年卖出,而新剧院一修就是20年,到1908年5月25日,这座科隆大剧院才落成开幕,首演剧目仍是威尔第的作品,歌剧《阿依达》。

剧院在建筑风格上,是博采众家之长,有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建筑风格,也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雅大方的特点。观众大厅是传统的意大利马蹄形式样,有三层楼座,座位2487个,另外可以出售1000张站票。舞台宽35.25米,进深34.5米,可以容纳600人同台演出,面积之大,在全世界的剧场里也是首屈一指的。

大厅的穹顶上绘有50余幅有关音乐、舞蹈的绘画,是出自阿根廷著名画家索尔迪之手,四周墙壁绘满了世界名剧的场景。剧院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施和自动灯光照明设备,音响效果非常优秀。另外还有豪华的休息厅,以及宴会厅、排练场、练功室、音乐厅等等,整个观众厅都用深黄色花纹的大理石装修而成,显得异常富贵豪华。(www.xing528.com)

1857年建成的第一座剧院里,就设有专门招待女性观众的楼座,第二座科隆剧院也照例加以保留。据说从这种包厢里可以看到舞台和观众,而从外面是看不到里面情况的,剧院是为独身女性特设这种座位的。

科隆大剧院的附属机构很多,简直像一座小型的音乐城。有音乐学校、舞蹈学校、舞美设计学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声乐艺术博物馆、古乐器博物馆等等。剧院庞大的地下室中,有各种专门的服务性设施,像为戏剧、舞蹈演出而设的服装厂、制鞋厂等等,设备一应具全,整座剧院拥有的职工,在1400人左右。

科隆大剧院自首演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着它与意大利艺术家结下的不解之缘。继首演威尔第的《阿依达》之后,阿根廷政府又特别委托意大利裔的指挥家帕尼扎,为剧院的第一个演出季,谱写了一部歌剧 《曙光女神》。随后担任剧院经理的西亚齐又聘请托斯卡尼尼为剧院指挥,托斯卡尼尼为剧院带来了 《阿兰娜与蓝胡子》等好几部作品在南美洲的首演。

科隆大剧院的下一任意大利经理沃尔特·莫齐,则不但延揽了许多意国歌手,对法、德两国的优秀艺术家,也优礼相聘。在1922年,他特别请到以诠释贝多芬知名的老一辈德国指挥大师魏恩加特纳,以及著名歌唱家勒曼,怀德本和希泼担纲演出瓦格纳的全套 《尼伯龙根指环》与 《帕西法尔》。此外许多著名的大师如克伦佩勒、昂塞尔美、弗里茨·布施、老克莱伯和阿尔培·沃尔夫等,都在科隆大剧院担任过重要的指挥职务。1931年,科隆大剧院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市立剧院。

到了独裁者庇隆统治时期,剧院的艺术水准有所下降,这主要是财政方面的困难造成的。但在1955年的革命之后,剧院先前的传统很快得到恢复。1958年是科隆大剧院落成50周年,为此举行的隆重庆典,包括由英国指挥大师比彻姆指挥的历代经典之作,从莫扎特的 《魔笛》、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到威尔第的《奥赛罗》、比才的《卡门》,直到圣桑的《参孙与达利拉》,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文化盛事。

虽然1973年阿根廷政府更迭,使科隆大剧院从人事管理到艺术倾向都有很大转变,但它的很多传统仍得以保留。剧院一直聘请当代最杰出的国外艺术家,上演的作品,无论是法国、德国或是意大利的,一律用原文演出。观众来此观剧,着装也需特别讲究,礼服是不可少的。另外科隆大剧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旧式的国际演出季传统,每年从5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